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刘志杰 《收藏界》2012,(6):72-72
自宋朝发行纸币开始,制造假币的行为就已出现。南宋查获的一起伪钞案中,一次性起获假币30万元,参与造假者53人,犯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明显呈规模化、团伙化倾向。  相似文献   
42.
本人新近爱上收藏,收藏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鉴赏力,与藏友互动交流心得体会,同时还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且身边又多了一个圈子的朋友,更是其乐无穷。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客观存在,一不小心便可能上当受骗,甚至为此倾家荡产。如何提高鉴赏力,是步入收藏圈的关键之所在。现仅以热门的大清宣三铜币真假辨来举例说明,现身说法。大清宣统三年十文铜元,可谓热门品种,尤其是好品,原光币受到不少铜元爱好者的追捧,但其中不乏赝品,只有大家都擦亮自己的眼睛,才  相似文献   
43.
徐建军 《初中生》2009,(1):29-3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以前的语文试题大多局限于“我问你答”这种形式,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的中考语文卷有了突破。该卷现代文阅读考了《假币》一文,其中有一道题为:  相似文献   
44.
胡顺军  路俊玲 《师道》2008,(7):65-65
早晨刚上班,校长就突然找我,递给我一封学生来信:“认真核实一下,看看假币到底是哪个学生的,妥善处理。”我打开信看了,马上意识到前几天的“假币事件”可能是冤枉好人了。  相似文献   
45.
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反假人民币的力度,有效地堵截遏止了假币的蔓延,但在有效打击制贩假币的过程中,农村反假工作相对较为薄弱,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6.
佚名 《小读者》2013,(2):55-55,57
比尔旅馆夜班服务员克罗伯在核对抽屉里的现金时,发现7张面额为100马克的钱币中有一张是假币。 稍后智多多探长接到报案赶了过来,他问克罗伯:“你是否记得是谁把这张100马克给你的?”“我没留心。”克罗伯想了想说,“但我今晚值班时,只有3个旅客付过钱,共收到731马克现金,其中14马克是卖晚报、明信片等物品收进来的,其余的都收自3位旅客。  相似文献   
47.
假币辨别     
正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能把手中的假币花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对假币进行加工,以使假币鱼目混珠、蒙混过关,从而达到获取利益和减少个人损失的目的。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收藏人民币升值的心理,开始伪造已停止流通人民币,并通过各种手段向外推销。为了制止此类违法行为,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笔者将多年来发现的各类假币蒙混过关的惯用伎俩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48.
空调装了几年了,母亲始终学不会如何使用,无论我怎么教她,她都会在半夜感到寒冷时喊我起床。我一边睡眼惺忪地按下遥控器,一边不满地嘀咕:“摁一下开关键就行了,你怎么老学不会呢?” 母亲学不会的东西太多了,有一阵子,她到菜场买菜,收了好几张假币。为了防止她再次上当受骗,我就把真假币放在一起,仔细地给她比较、讲解。她似有所悟,连连点头,可是,下一次到菜场,还是会收到假币。  相似文献   
49.
假币     
那是个雨天,正月十三。刚刚开学,原本就很小的乡村完小因为多了为孩子交学费的家长,显得更加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我是五年级的班主任,我要收费,从那些由于长期劳作而粗糙不堪的手中接过那些或整或零的钱币时,我的心情总是异常沉重,因为只有我知道,那里面凝聚着多少血汗、泪水与希望。于是,接钱时,我也是虔诚而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捧在手中,宛如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50.
几十个、上百个生龙活虎的学生聚在一起,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些事情还颇有玄机。 比如—— 学生撒谎了,直接原因却是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此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老师自掏腰包,换下收费时没查出来的假币。学生建议到商店里把假币花掉,目的是不想让老师吃亏。此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