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7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教育   9580篇
科学研究   2996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928篇
综合类   519篇
文化理论   170篇
信息传播   2217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637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745篇
  2016年   1062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3266篇
  2013年   2729篇
  2012年   3402篇
  2011年   3086篇
  2010年   2606篇
  2009年   2588篇
  2008年   2876篇
  2007年   2279篇
  2006年   1691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089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739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就广播电视而言,按照199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计,我国有电视台1363座,所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迫切要求媒介的管理者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形象的宣传设计,让广大受众了解认识,获得共识。电视台自上而下的频道专业化改革为电视媒介的形象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3.
24.
影响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轮又一轮的广电集团化改革试点中,许多集团把目光聚焦在“电视专业频道”的改革上。 诚然,这样做,既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5.
黄明 《声屏世界》2003,(11):46-46
对于地方台电视评论节目来说,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应该定位于两个强化上,即强化监督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整体工作的大思路上,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营造出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关于地方台电视评论的再创新,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题材的选择要从狭义走向广义从事地方台电视评论的编辑记者,近两年有一种同感:评论节目越来越不好做了,选题似乎也越来越少了。这有两种因素:一是选题上的重复、老化,了无新意;二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凭惯性工作,未能及时调整评论节目的经营方向。近十年…  相似文献   
26.
梁东 《电子出版》2003,(8):40-40
数码相机不再使用胶片,因此耗电成为数码相机最主要的消耗。目前,数码相机的电源系统大都兼有电池和外接电源两部分,这款Hi-Power500可充电电池就属于为 数码相机量身定做的移动外接电源。对于使用过外接交光灯小电瓶的朋友们来说,这种电池应该不会陌生,因为此电池非常类似闪光灯的外接移动小电瓶。  相似文献   
27.
路军 《新闻记者》2003,(2):27-29
近十年来,上海广播界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上百万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评点,共话生活;它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参与者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倾听时分享信息。这些吸引了越来越多听众注意的节目就是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以上海广播界为例,新闻谈话节目有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28.
29.
2005年国内最出名.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批评家是崔永元。尽管这位批评家没有写过一个字,但因其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南方人物周刊》的挖掘,他的许多出语便惊人了起来.并演成一场媒介事件。崔永元批评电视事件对我们的第一启示是:社会知名人物对电视的批评.恐怕今后得列入研究视野.因为他们的话,有点儿一石激起千重浪之效。比如崔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尽管他事后解释说是转述别人之语,但其效果就远远大于别人。由此我希望媒介继续挖掘名人对电视的看法.也希望名人不要太计较媒介记录或删削之误.以鼓起我国电视批评之风。顺便为所有名人提供一个对付媒体的良方: 不要企图让媒体完整地发表你两面或全面的看法.接受采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