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5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教育   14084篇
科学研究   6858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694篇
综合类   887篇
文化理论   444篇
信息传播   5473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732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855篇
  2015年   1309篇
  2014年   2453篇
  2013年   1815篇
  2012年   2055篇
  2011年   2202篇
  2010年   1988篇
  2009年   1881篇
  2008年   2072篇
  2007年   1698篇
  2006年   1263篇
  2005年   1145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695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文主要描述了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单一平台所带来的问题,呼吁各界对此问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表示信息技术教育的风险正在累积,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所依赖操作平台以及与其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了解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主、客观原因,采取必要的手段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以促进内审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33.
朱凯在《广告发展的几个新趋势》一文中认为,新技术和新媒介消解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并促成了大众传播中“受众”概念向“现代公众”的转变.  相似文献   
34.
“实物感知”教学法在服装材料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物感知”教学法具有高效、直观、准确、持久的特点,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崇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今天,在特定的教学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服装材料课中,运用“实物感知”教学法,收效更大。  相似文献   
35.
执政党必须认真反思与媒体的关系,不仅要有效地影响媒体,而且还要从改革自身存在方式这一层面来考虑如何应对现代传媒发展的影响。现代传媒长时间、大规模、集中的信息灌输会给政党活动带来相当的压力。传媒本身的政治偏好、它们在公众和政党之间的选择,能够深刻影响公众政治参与政党政治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政党的现实政策及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36.
37.
倪桓 《现代传播》2001,(3):33-38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首先,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其次,结合我国信贷市场现状,分析了我国信贷市场各活动主体之间,在信贷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最后,文章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9.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以普陀山为研究区域,从旅游环境容量的三个分量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4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深层次的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使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与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弄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是确保商业银行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