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教育   9763篇
科学研究   7532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500篇
文化理论   104篇
信息传播   27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249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1165篇
  2011年   1209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289篇
  2008年   1351篇
  2007年   1090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1083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1075篇
  2002年   921篇
  2001年   866篇
  2000年   797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270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面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就业竞争的现状,从教学规划、执行、总结3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中应做好的工作,论述了学校应立足自身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农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重点是抓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82.
古语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代风向的顺逆与个人成才的关系远非简单的正比例关系,顺境固然有利于成长,逆境却也能造就人才。无法选择社会际遇的个体,只要能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自然也会有一番作为,挥写出人生的华丽篇章。这是陈宗麒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83.
《青海科技》2014,(5):14-17
<正>绿色农业指充分利用资源、使用对环境无害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及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为绿色农业终端产品之一的绿色食用农产品,以其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水平和安全意识日益提高的消费者青睐。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江河源头,环境洁净、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多方面优势,并可有效促进边远落后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84.
《内江科技》2014,(4):26-27
<正>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是1992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速科技进步的决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科技兴川五十条"精神,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独资科技型企业,与原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作。加速了育种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心以国家二级研究员、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突  相似文献   
985.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24日至25日,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带领农村处、成果处、条财处、省计算机研究院、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等领导到内江市调研农业科技工作。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会见了韩忠成副厅长一行,内江市委常委谢和友、市政府市长助理王亚武、市科技局长王仕平陪同调研。韩忠成副厅长一行听取了内江市科技局长王仕平关于全市农业科技、科技成果及平台建设的情况汇报;深入四川先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四川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园  相似文献   
986.
《内江科技》2014,(3):24-24
<正>2月14日上午,刘东厅长会见了中共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一行,双方就内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推进内江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彭宇行书记首先对科技厅长期以来对内江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内江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成效明显。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东明书记要求川南经济区"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指  相似文献   
987.
<正>目前内江农业科技基础如何?如何让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增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黄跃成。内江农业科研"响当当""小麦、水稻、玉米、甘蔗等传统经济作物,平均每年内江就有一个新品种问世。"黄跃成自豪地告诉笔者,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推广往往要耗费三五年时间,内江新品种问世的速度之快,在全省乃至全国地市(州)并不多见,这与高新技术在内江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去年,内江的"小麦一一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内江获得的唯一国家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988.
王家利 《内江科技》2014,(4):127-128,131
<正>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品种多,但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大量滞销,物流过程损失严重。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研究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结合SWTO分析,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89.
结合现有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基于GIS的可聚类农业产业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旨在将种子企业、农资企业、农机企业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通过短信、彩信、声讯等多种方式,精准推介到农业产业从业人员手中,以提高产品的有效覆盖率,同时为经营者决策提供有力的市场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990.
《科协论坛》2014,(12):50-50
<正>我喜欢给农民讲座,喜欢农民的田间炕头,因为有我的存在,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做农民最喜爱的人。——姜大光姜大光是辽宁省农委金农热线"12316"首席专家,高级农民技师。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农业科技传播者,20多年来,他走遍了辽宁所有基层乡镇,探索出了"农业科普技术推广网""农资产品推广网""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三网结合的"姜大光"科普信息推广模式。姜大光作为长期活跃在辽宁黑土地上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