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新农科建设迫切需要高等农林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些新变化对农林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农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速度和质量滞后于新农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师引进和培养环节能力考查不完备,师资队伍培养多方合作融合不足等原因,导致新农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农林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爱农情怀教育,高质量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强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为教育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2.
农林高校在开设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学环境与优势。依托农林高校的大生物背景,利用优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农林高校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育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农林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根据我国国情,农林高校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从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农林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定位、特色办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科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转专业愿望,在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同时减少盲目性,避免高校人财物的浪费,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借助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通过剖析学生转专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转专业的有效供给,提出了转专业供需的对接模式,从而达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相似文献   
25.
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在落实校院两级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综合办公室的实践出发,广泛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探讨了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的职能定位。最后,从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决策执行力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
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带有共性的难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农林院校中更为突出。艺术类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是艺术类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认识意识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本文分析总结了艺术类大学生共有的特点,并且特别阐明了农林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所独有的特性,剖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艺术类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是当前研究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回顾研究生资助历史,分析目前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有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资助政策,构建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8.
文章分析当前农林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必要性,探寻在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手段形式单一,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学生评分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评教标准。提出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造就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教学队伍。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西藏农林高校园林专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五位一体”建设思路,确定了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本土特色化教育、培育多学科专业教学团队、创建“2+N”研学平台及实习基地为途径,旨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强化园林专业在西藏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0.
黑龙江省作为农林产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和较强的农林教育资源,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被经济发达、政策优惠的城市吸引,农林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地域性人才储备不足,进而导致黑龙江省农林产业人才供给不足。通过梳理黑龙江省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回流就业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发现了回流就业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建设区域产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制定配套政策、改变传统观念等措施,以促进更多的具有农林背景的专业人才回流就业创业,来推进黑龙江农林产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