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农科建设作为我国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系统评估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有利于全面掌握新农科建设质量,扎实推进农林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文章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科学研究和社会声誉等四个方面构建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赋值,采用TOPSIS法对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展开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声誉>教学资源;可将25所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水平划分为最优组、优势组、稳定组、潜力组等四个梯队,不同梯队的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2.
正回首2013,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反腐倡廉推进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铁有痕,全国粮食产量迎来十连增,喜事连连。作为农林高校的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除了继续坚持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不断努力奋斗外,我们  相似文献   
43.
农林类院校的工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因其本身的学科特性以及学科交叉等原因,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农业高校背景下,针对工科专业进行改革试验是一个重大课题。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有益尝试,形成以产出为导向的“三层体系,以赛促学,以研促创”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林高校的工科专业教育提供新的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44.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结合农林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特点,以化学实验技术为主线,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开放实验室的运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整合研究和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切实可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5.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前段时间,全国8所农林高校学生会联合发出向袁隆平学习的倡议,号召大学生“把心放在最高处,把根扎在最深处”。如何做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真正“把根扎下去”?有识之士提出的政策激励、利益补偿、社会保障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在资源配置上,也应适当给农业院校一些照顾,改善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高校还应实打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向学生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46.
对农林高校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高校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水平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所起到的效果日益彰显.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学科门类分布不均衡、团队规模半数偏大、团队教龄结构不合理、团队带头人个别年龄偏大和行政化倾向明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协调学科布局、细化团队规模、优化教龄结构、挑选胜任力强的团队带头人、构建团队运行和管理机制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7.
文章首先说明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农林高校实施东南亚小语种教育的优势,然后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农林高校东南亚小语种教育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农林高校东南亚小语种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考试周刊》2016,(71):85-86
本研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农林高校整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农林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并探究其原因,从而帮助强化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工具型动机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融入型动机不足;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影响最大;农林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总体保持一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9.
花艺疗法利用植物的生命影响人,可作为高校生态美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农林高校的特点,提出德心智美劳“五育”融合视域下运用花艺疗法进行疗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途径加强学生身心素养教育,以期为高校进一步开展“五育”融合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增强质量意识,积极探索学研合作办学、协同育人路径,推进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的有效融合。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实保障。纵观相关文献,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如何平衡的表述上,对"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很少关注。文章创建了"ABIUS"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中,在实践中探索、反思、修正,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期达到突破新农林人才培养桎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达到1+1>2的系统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