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教育   17364篇
科学研究   4589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987篇
综合类   768篇
文化理论   461篇
信息传播   328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2038篇
  2013年   1956篇
  2012年   2314篇
  2011年   2640篇
  2010年   2263篇
  2009年   2179篇
  2008年   2607篇
  2007年   1860篇
  2006年   1452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1184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595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31.
每年的高考前夕,我们心理辅导中心的‘生意’总是特别火,不是学生来预约,就是家长来咨询,时间排得满满的。一些同学建议,能不能多开放些时间,不要一到心理辅导中心,就看到“正在晤谈,请稍候”的牌子挂在门上。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新学年刚开始时,起始年级的学生来得较多,而到了“一诊”之后,高三的学生慢慢多起来。  相似文献   
32.
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自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对173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有88.4%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有压力;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主要来源于工资待遇、工作外部环境、职业发展要求、学校组织气氛和社会因素等5个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性别、学历和职称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地区分布和年龄上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冯燕 《体育科技》2004,25(3):42-45
以46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0项自我陈述测验和生活满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调查了体育学院学生的压力感受和应对方式.研究目的是为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依据,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院学生感受的主要压力有学习、学校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和就业.面对压力,他们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退避、转移注意力、自我激励、宣泄和求助.  相似文献   
34.
35.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36.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如今,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求生存带来诸多忧虑、困惑、担心和烦恼。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而环境保护有赖于公众的参与,公众的参与与否及其程度又取决于他们生态意识的有无、强弱。教育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它们学会用科学的环境观、发展观和环保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刘兵 《新闻世界》2006,(4):15-17
2006年反商业贿赂高调亮相,成为今年反腐关键词之一,这意味着今后反腐败的范围,将从政府扩大到商业领域,从重点打击受贿到行贿受贿一并打击,过去,反腐工作的重点是打击受贿,然而,行贿和受贿是利益共同体,因此,把行贿人列入重点打击目标,有助于源头上制止腐败。[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