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321篇
科学研究   30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信息网络时代咨询业加速发展的动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力 《情报杂志》2006,25(2):100-102,106
分析了信息网络时代促进咨询业加速发展的政策动因、技术动因和经济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咨询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全面创新管理形成的动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TIM)基本范式的基础上,初步由内、外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实行TIM的动因。内动因一般包括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员工素质提高的需要和技术创新的需要等。外动因则包括社会、市场、经济、政府等各类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文章利用行业冲击理论分析当前国际与国内并购浪潮的动因,指出国际当前并购浪潮和我国新一轮并购浪潮是放松管制与全球化等行业冲击因素所导致的行业震荡和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自奥斯丁以降,各国学者开始重视研究法的渊源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把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混同起来。法的渊源可以分为法的初级渊源和次级渊源。法的初级渊源由资源和动因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形成法律的源头。各种资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法律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法的资源表示法律是指基于什么材料形成的,法的动因表示法律是基于何种原因形成的,法的资源与法的动因相互结合促成法的次级渊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5.
人们对视觉诗《L(a》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对该诗能被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语法基础和动因,未做出解释。本文试图以功能语法中的意义潜势理论和级阶理论对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06.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信息,在相对自发、无组织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的集群行为。以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伦理道德事件、民族主义事件、文化争论事件等热点事件为发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内容庞杂、传播主体复杂、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渠道融合的特征。因此,政府应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络问政制度、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等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几乎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其移民开发的动因、经过及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也各不相同。纵现俄国西伯利亚300余年的征服开发史,移民运动贯穿始终,成为西伯利亚各方面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内外学者时西伯利亚移民开发的研究多侧重于移民政策及移民开发的后果和影响这一方面,对于导致人口迁移的动因及移民政策出台的原因等方面实质性的探讨研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8.
姚月红 《考试周刊》2011,(86):73-7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兴趣可使脑细胞处于良好的接收状态,最佳地接收输入的信息。教学内容新颖而引人入胜,再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就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人在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被认为是由起初形象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最终抽象化的理性认识。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所教授的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语言的形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关于语言形象化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闫隆斌 《教育》2011,(19):40-41
"火星文"是年轻人不愿用前辈腔调说话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努力并非今天才有"——清明时节拜黄帝,谷雨来时祭仓颉",2011年公祭仓颉活动在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庙举行。在纪念这位汉字创始人的大会上,中国汉字网顾问、陕西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曹卫民感叹道:"汉字生态环境令人不胜担忧。""  相似文献   
110.
喻频莲 《编辑之友》2011,(12):93-95
我国报纸副刊编辑思想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自诞生100多年来,我国报纸副刊编辑思想异彩纷呈,流变多姿。虽然历时久远,纷繁乱象,但副刊编辑的"把关"标准,却是有脉可循,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性。探究其编辑思想的发展动因,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获得对当下副刊编辑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