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39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教育   15829篇
科学研究   619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687篇
综合类   1177篇
文化理论   236篇
信息传播   3493篇
  2024年   559篇
  2023年   2353篇
  2022年   1282篇
  2021年   1722篇
  2020年   1699篇
  2019年   1327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1012篇
  2016年   1164篇
  2015年   1544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1399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1096篇
  2009年   1164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1009篇
  2006年   767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我国弱势群体诱发的危机类型与政府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国企的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城镇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和无业者、农村的“五保户”和贫困户、城镇的贫困人口及靠政府低保生活者、农村的辍学者及在校的贫困生。按“弱势群体”诱发危机造成的结果,危机可分为贫困危机、社会秩序危机、犯罪危机和认同危机等类型。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政策支持、整合社会力量、转变政府职能和实现自身改革、构建危机预警机制等在弱势群体诱发危机的治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2.
教育分权是各国对公共教育进行体制重构而“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权是解决公共教育的“良方”,可以“抄用”并具有普适性。由于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教育分权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所显示出的极大差异性,不论是教育分权的缘由,还是教育分权的内容和效果。这些都会对正在进行教育分权或准备进行的国家,尤其是教育决策层以启迪和警示。  相似文献   
23.
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废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众多高校、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在排放的各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混入了城市下水道管网。这种长期以来缺乏监管的排污行为正以”聚沙成塔”的方式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4.
中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重申体育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必要性为理论前提,分析体育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错位"和"缺位"现象;讨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
沈万仁 《吉林教育》2003,(10):40-40
  相似文献   
26.
随着经理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重要和突出,股东所有权、公司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背景下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权力制衡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显特征之一。因此,明确经理的法律地位。进而不断完善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7.
随着产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纳税状况的混乱影响了体育产业化的进程。本从历史传统,产权模糊,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社会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本还指出税收问题因影响到体育企业的市场化、规范化,从而危害到体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8.
29.
崔蓓 《职大学报》2006,(1):90-91
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源所在,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管理者权责不对等、小股东利益遭到损害、公司非真正的独立法人、监督不利、国有股非流通等。  相似文献   
30.
转型的社会呼唤着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在坚持协调、全面、可持续这一正确的发展观的同时,运用社会化的思路,发挥好第三部门在消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