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8038篇
科学研究   710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698篇
综合类   286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5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1109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糌粑惰     
春节前夕,我的一位在西藏那曲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回内地休假来看我,特地送给我一小袋糌粑。离开西藏20多年没有再吃过糌粑了,如今一闻到糌粑的香味,就引起了我对糌粑的回忆。  相似文献   
42.
曾经的太监栖息地 "中关村"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称谓比较混乱,见于文字和地图记载的先后有"中宫""中关""中湾""中官""钟关儿"等,建国前是个自然村落,直至1959年中关村派出所成立、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中关村"才正式进入行政建制.  相似文献   
43.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有才 《青年记者》2006,(23):41-42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 “媒体崇拜”在我国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其基础是化缺乏对化的渴求,主流是信息缺乏对信息的渴求,尖端是思想缺乏对思想观念的渴求。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里,新闻媒体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要求受众进行学习,其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件”作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媒体崇拜”广泛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是党和政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报纸上这么说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4.
车师傅专栏     
陶慧珺 《大观周刊》2006,(36):53-53
买车一时,用车一世。9月的车市大联盟活动让很多老师和读者都买到了心仪的车辆。可当他们买车后。又开始关心有关车辆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业内人士为刚刚买到新车的车主们支招。给大家提供汽车养护的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5.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46.
从明朝末年(17世纪初),满族(女真)在东北的崛起,到一六四四年清军人关,取替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通称为清人关前史。这段历史,对清王朝来说十分重要,则是奠基时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一时期,无论在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还是接替明代边微疆土,招服东北;也还是加速清军人关,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等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现实。我们应很好地加以总结和探讨。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研究是不够的,看法又颇有分歧。今不揣谫陋,仅就管见,草成是篇,以期有裨于对清人关前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47.
《兰台内外》2006,(1):63-63
2006年1月19日,吉林市档案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对局(馆)离退体老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老干部带去新春的祝福。在老干部家中,郭蕴德局长详细询问了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体、生活情况,并向老干部简要介绍了局(馆)2005  相似文献   
48.
去年春节前,同事请教我:“过年带什么回家呢?”我的肺腑之言:“带钱是王道。”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东四,在同仁堂买了点儿泡水喝的干山楂。妈秋天来的时候买过,说不错。其实小区隔壁就有一家同仁堂,可是东四那家不是大嘛,能更加货真价实些吧。  相似文献   
49.
张良君 《今传媒》2006,(4X):62-62
普利策曾经在《北美评论》上写到:“一个人的‘新闻鼻’可以在摇篮里诞生,但是他的新闻直觉却不可以是天生的。跟许多伟大的素质一样,新闻直觉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来嗅出和判断善恶、是非、真假、美丑、成功失败。”他所强调的是在新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笔在新闻事业史教学中,一直探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力求在新闻事业史的教学中,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深感“课前播报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0.
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过程,即第一代模式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是图像 解说,而第三代模式则是现场采访报道,也就是镜头前的采访。现在,镜头前采访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对于传统意义的采访来说,镜头前采访是现代化进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