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针对大学生英语口试、求职面试所遇的困难而缺乏应对措施的普遍现象 ,结合当今国内流行的主要口试和企业招聘面试的形式与特点 ,介绍了几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2.
针对《课程设计(医学信息)》实践课程培养要求以及课程现有的抄袭问题,文章初步运用口试考核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机制;考核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流程和评分标准;虽然暴露了部分学生知识表达能力的欠缺,但是口试考核从成绩分布以及反馈来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好的区分。  相似文献   
43.
针对口语教学中的口试设计,文章分析了口试的目标,并且在介绍几种常用口试形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口试的效度和信度问题。  相似文献   
44.
《中学教育》2006,(9):24-24
20世纪50年代北京钢铁学院。一个期末,“平炉热工”的考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考生的前面是一排排待抽的考题,旁边是主考的三位老师。当时,考试采取的是口试,每位考生随机抽取样题,准备20分钟后回答试卷和主考老师的问题。有一位学生因为过于紧张而当场晕倒。当轮到学生殷瑞钰时,他顺利地回答了前面所有的考题,条理清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45.
全面贯彻党的素质教育的方针,不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改革传统的 考试方法。建立一种活泼、立体的、有弹性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46.
一、口试的目的和意义 英语口试不仅仅是一次考试,而且是一次语言实践的活动。我的理念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实践,给每个人实践活动,给每个人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口语的学习以获取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克服胆小,害怕讲错英语的毛病,使学生能主动地大胆讲英语。增加口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47.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正愈来愈受到重视,无论是大学英语专业、还是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大纲,都将口语表达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对“说”的能力所应达到的目标作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口试是各种语言技能测试中较难实施的一类考试,对其进行命题、考试及评分都  相似文献   
48.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试在全国已全面铺开,但由于英语四、六级口试刚刚起步,广大学生对此还不甚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口试的方方面面、对考试的应试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成功地架起了新加坡与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新加坡政府规定,英语是新加坡的共通语言,第二语言是各民族的母语,即华族的华语、巫族的马来语、印族的淡米尔语。新加坡的小学生除了用英语修读大多数科目外,每天还要花一定时间学习各自的母语。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母语的口语能力测试。以下着重介绍新加坡华文口试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0.
师范院校社科类课程采用口试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师范类高校正在进行各种创新尝试。口试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改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发展都有较好的效果,应在师范类高校文科部系中提倡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