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高考,这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考试总是备受关注,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每年都会制造出众多新闻话题,滋生出一些新名词,引来一地鸡毛的议论与叹息.  相似文献   
142.
说“殷”     
  相似文献   
143.
“瑴”与“kū”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144.
传说黄帝时中国就有官吏。为了区别官吏的等级,国君使用不同的颜色染制官服,使人们从视觉上能直接判断官员等级的高低。随着领土的扩大,政务的增多,官吏越来越多,其等级的划分也更加细致、复杂,旧有的颜色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国君不得不命令工匠寻找、配制新颜色,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丝帛染色的发展。当众多的新颜色用于官服染色时,又反过来完备了官吏的等级制。所以,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以相关史料为依据,并以表示不同颜色的古文字为佐证,来简略论述周代至秦汉时丝帛染色业与官吏等级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讨论汉字"表意功能"的内涵和演变.方法:通过古今汉字的比较、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讨论.结果:汉字的表意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字符与它所代表的词义之间的关系,这在古文字中较为明显.一是 汉字字符所具有的区别同音词的功能,这在现行汉字中较为明显.结论:区别功能是汉字主要的表意功能.汉字的表意功能决定了汉字无法被拼音文字所代替.  相似文献   
146.
我国已发现10多种神秘文字有待破解,它们是苍颉书、夏禹书、岣嵝禹碑文字、夜郎天书、仙居蝌蚪文、广昌天书等。光福建就有12个县市存在形如蝌蚪、状如云龙、人莫能识的仙篆。下面介绍几种。龙山陶片刻字龙山陶片刻字的发现,把中国文明历史从原来的公元前1400年提前至公元前2300年左右。龙山陶片刻字  相似文献   
147.
文章以《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壹)(贰)(叁)为样本,穷尽性地调查了其中古文字形体的分布状况,对样本材料中隶古定字的历史来源进行追溯。样本材料所见含有古文字因素的构件可分为半篆半隶构件与隶古定构件,均以表义构件为主,除少数构件表现出较强的参构能力外,其余古文构件参构能力都较弱,古文构件参构字形占异体字样总数的13.7%。古文构件与古文形体只是大致相合,不存在严格对应性隶定形体,且总体朝解体方向发展,此过程中会造成点画增繁的异写字与换用构件的异构字。与同时期的东汉碑隶相比,手写简牍文字残留的古文形体更少,是更成熟的今文字,更能代表东汉时期人们真实自然的书写状态。  相似文献   
148.
残破的铭文,神秘的符号,这些来自遥远年代的文字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英国古文字专家西蒙不经意间卷入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当中,似乎所有参与考古的人员都难逃死神的魔掌。难道传说中的法老诅咒真的存在吗?恐怖的金色权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9.
查晓玲 《江苏教育》2012,(Z3):13-16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竞赛课"。说实话,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想了很多。一定要精彩,一定要圆熟,一定要吸引评委眼球,一定要获奖……可是,一连串的"一定"却把我自己给"定"住了,思路怎么也打不开,备课一度陷入僵局。怎么办?回到原点。这节课,我究竟想上成什么样?长期的低年级教学实践,让我对"识字"教学有颇多心得。我一直觉得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是"就字论字",就课本上那些生字,老师就这么教,学生就这么学,看似天经地义。其实,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都不是零起  相似文献   
150.
王纲怀 《中国收藏》2020,(5):100-107
记录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手段当属文字。长期以来,在研究古文字变迁中,人们较多地将钟鼎、刻石和简牍作为研究对象,而对铜镜铭文研究的关注似有不足。铜镜始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到了2000年后的西汉初期,才在铜镜上出现了足以征史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