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2篇
科学研究   77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合作医疗     
张继卫  魏梅静 《档案天地》2012,(8):11-14,25
合作医疗,是在我国农村合作化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群众自愿参加,实行集体互助,由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员共同筹集医疗资金,免费或部分免费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广大农民自己创造的依靠集体力量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医疗组织。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作医疗的建立,  相似文献   
72.
本文是关于华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问题的研究。介绍华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当地政府和全国其他地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在医疗领域,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会严重影响公平交易,影响合作医疗基金的运行效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合作医疗市场和一般商品市场的差异. 医生和农民患者之间对于医疗服务的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存在严重的落差.这就要求政府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行规制,以校正市场失灵.同时,政府还可利用其公共权力,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4.
基于2004年~2012年CNKI学术文献总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研究的重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5.
笔者通过对大悟县河口镇烟墩村、群建村等几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村的调研,探讨分析了试点中暴露出来的医疗基础设施落后、报销手续复杂、宣传不到位、农民的旧思想尚未完全转变等诸多制度和运行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宣传工作、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筹资机制、建立方便快捷的审核报销机制、实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的建议,以促进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行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策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基金透支风险和基金损失风险,文章对基金筹集环节、存储环节、支付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一定研究,从法律约束、制度防范、管理防范、技术防范诸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平稳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逆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 《科教文汇》2009,(28):284-285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选择是所有保险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目前在中国的社会保险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从逆选择的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逆选择行为的原因,并提出减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逆选择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试论现阶段西藏农牧区社会保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玛 《西藏科技》2009,(4):15-16
西藏是一个人口少的自治区,全区总人口的80%是农牧人口,然而作为社会“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却长时间内只是关注于城镇居民,对占人口多数的农牧区居民投入很少。要建设好现阶段在西藏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应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和普及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各地市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中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生活的稳定程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协调稳定。一段时间以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影响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现在,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减轻了农民因大病产生的经济负担,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进,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