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红岩传奇     
从四川红岩回到京城,总有睡不实觉的感觉,尤其想到“那山,那树,那人,那蛇”的故事,似有一种解不开的千年奥秘,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我小时候怕蛇,“美女蛇”的故事给了我无限想象的空间.妈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它知道其他空间的事,不要伤害它;再看那山是立陡立陡的,像是地质学上的喀斯特山貌,鬼斧神工;那树已有千年之寿,仍然婀娜多姿,风华正茂,讲述着古老的传说;那人是树的天然卫士,与树相依相伴,似为一个生命体,分不清身首.这一切抑或是造物神的一幅雕塑画,生态而环保,神奇而奥秘.  相似文献   
72.
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为例,针对该县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特点,分析喀斯特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促进喀斯特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
根据普安县过去十几年的耕地变化情况,从古地理和地质环境背景、地貌形态、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特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普安县耕地变化的自然因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导致普安县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为喀斯特山区耕地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张金生  刘伟  周晓娟 《大观周刊》2011,(19):108-108
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影响,使贵州省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易恶化、人民生活相对较贫困的地区。本文探讨了贵州省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和政策,对解决贵州省土壤匮乏,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5.
孟劲 《大观周刊》2011,(9):127-128
喀斯特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较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研究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建分析喀斯特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对农产品加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喀斯特地区经济的腾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6.
《中国科技奖励》2004,(6):64-65
本项目是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贵州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在全州12个县(市)实施。项目以村为实施单元,依据各地不同的立地、资源及环境类型,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配套集成,并与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整合,创新机制、培训农民、组织推广,从而形成各具特色、整体高效、结构协调、人-资源-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和社会体系。若干生态村的集合可形成生态带,若干生态带的集合则形成有规模的生态技术经济区域,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77.
杨天举 《钓鱼》2004,(21):47-47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无处不桂林。独特而神奇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八桂大地的绮丽。而桂北的猫儿山、大苗山、九万山和漓江、资江、融江、柳江、剑江、贝江等山水的秀美则构成了风景这边独好的靓丽。就是这片山美水美的田畴山弄,世代居住着人更美的苗、瑶、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同胞。“上山而猎,下水则渔”的生活养成了他们豪爽热情和勇敢聪慧的品格。苗民喜鱼,瑶人爱鱼,侗不离鱼,均表现其对鱼的情有独钟。除江河湖泊的野生鱼外,他们还修渠挖塘建水库,放养鱼苗。  相似文献   
78.
作为一个文化悠久的地区,毕节史前时代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空前的繁荣和辉煌,而现在则是一个贫困的地区;依照喀斯特生态民族学的基本观点,探寻毕节地区的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从文化地理学视野 ,分析安顺屯堡文化中聚落景观、民居景观、服饰景观、语言景观、地名景观、宗教景观和民俗景观的主要表现特征 ,以及安顺屯堡文化与黔中喀斯特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0.
319国道正阳三号隧道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不同的溶洞分布形态、位置,分别采取喷锚封闭、浆砌片石、砼回填等技术措施,安全稳妥的完成了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