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865篇
科学研究   1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五代宋初北派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后世的发展,其图式与风格成为后世的典范,表现出的理性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历程,表达出的意境成为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偏于写实,这种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各种因素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2.
会话含义可以从认知的视角进行推导和理解,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境、意象图式、心理空间域说对会话含义的理解作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写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出形式,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关键在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阅读来积累语言图式,与时俱进增强内容图式,了解形式图式并整理其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4.
从心理接受层面上讲,影视受众的信息接受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经验图式"则是相关研究学者在研究了影视受众固有的接受意愿、审美倾向与主观价值选择等方面基础之上构建出来的一种分析模型。这种"经验图式"的存在对影视受众的心理接受态度具有强大的吸附力,要探究这种吸附力的强度与影响就要从源头上对"经验图式"进行解构。深入剖析"经验图式"的形成因子,并在相反的向度解构这种影视受众心理接受模式下的"经验图式"。  相似文献   
55.
英语阅读是学习外语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是外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在介绍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法的研究情况,并对国内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及模式应该注重语篇分析和报刊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6.
57.
58.
从1997年到2007年,韩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产品在我国风靡了10余载,使很多中国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文化与价值认同。该研究以我国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大长今》受众进行考察,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感知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语义差异量表、三维空间图并辅以文本分析考察观众对角色的意义建构。希望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考察观众对韩剧的解码特征,研究韩剧在我国的受众群,分析受众对韩剧的解码方式、偏好及解读差异,进而为我国受众研究积累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9.
程实践和科学思维相结合是科学教学新趋势。本文从工程实践视角出发,根据图式理论,开展建模教学,创造性地提出“仿制·精制·创制”三位一体的图式建模教学方式。研究表明,该教学从“做中学”、“用中学”以及“创中学”三个角度进行实践,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模型构建能力,孵化设计创意思维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0.
意识科学的最新发展呈现出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许多研究者在科学实验上往往相互合作而在假说或理论上则彼此对抗。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深层原因是,对意识科学中经验发现的解释尚缺乏统一的基本概念图式。信息-计算是一种既符合当代科学认知要求又具有哲学意蕴的“新语言”,不仅能作为意识科学建构的基本的概念图式,而且还能为意识现象的计算模拟研究提供有力的本体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