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辽代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镇白音罕山南坡,是一处包括墓葬、祭祀址和居民聚落遗址在内的典型的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依照自然环境,墓地可分为两个区域:西沟和北沟,两区之间有一道山梁相隔,墓地中共发现墓葬四十余座,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辽代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112.
张安世出生在西汉武帝时期(前134年前后),卒于宣帝朝(前62年),为官五十余年。他谨慎、内敛、自谦的一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史家的高度评价。梳理张安世的事迹,有助于对西安南郊凤栖原张安世及其家族墓地的考古研究,亦对研究西汉中、晚期社会历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采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对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的东周玉器进行了无损科技分析.结果表明: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的玉料具有多样性,根据玉器的用途和出土地点的不同,在用料和制作精细程度上都有区别;通过与相应玉石的理论化学组成相比较并结合少数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殉葬墓出土的装饰用玉如璜、璧、珩、管、牌等大都采用透闪石为原料,个别玉珩是用石英质原料制作而成;而马身上的玉饰片均以玉材质量相对较差的白云母为原料制作而成;此外还发现有水晶管、珠等器物.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也充分体现了便携式分析设备在古代硅酸盐质文物的科技研究与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杨峰涛 《收藏界》2013,(10):110-112
最近,河南应国墓地出土了一批青铜面具,造型奇特,实际使用用途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周礼·夏官》记载执掌驱邪避害权利的"方相氏"所戴的面具,有学者解释为"巫师使用的法器",也有的学者认为是敛葬器物等等。现介绍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5.
聂凡  王安坤 《收藏》2013,(15):88-93
1979年12月,河南平顶山市郊北滍村滍阳岭上出土了一件邓公簋,铜簋铭文记载了邓国国君之女适嫁应国的政治联姻事件,平顶山应国墓地因此被发现。据文献记载,应国是周武王的庶子应达所受封的诸侯国,是在周成王时期接受分封的姬姓国之一。据西周铜器铭文记载,西周初期分封的应国国君最初称为应叔,后称为应监,亦称为应侯,还称为应公。或因平顶山应国墓地的大型墓葬被盗的缘故,西周早期的应公铜器自清代以来陆续不断面世,其铭文拓片虽传播较广但相关实物图片或散见于国内外的图书上,或前所未见,终不能窥其全貌。兹将应公诸器搜罗集中在一起予以全面介绍,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16.
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辉县市东约3公里的赵庄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清理了汉至清代墓葬140座,其中汉代墓葬22座.本文介绍的4座东汉墓葬保存相对较好,分布较为集中,M41、M51、M50由早及晚自西向东一字排列,M43位于M41、M51北部,墓向一致、排列有...  相似文献   
117.
到墓地去     
比比和朋友课程第五单元的内容是面对改变和失去,其中第三节课的内容是“到墓地去”。看到这一节,我有些为难,也有些困惑。到墓地去搞教育活动,该怎么做,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18.
胥孝平 《收藏界》2014,(3):108-112
宝鸡是青铜之乡,周秦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出土了很多青铜器,世界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不同历史时期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2012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建新住宅开挖地基时,又发现了铜器,当即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后经文物考古单位的科学发掘,发现了三个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六个提梁卣最为精美。现在将其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9.
德国树葬     
周礼 《留学生》2014,(8):48-48
“隆丧厚葬”的传统观念一直深深植根存国人心中,其他可以省,但唯独葬礼不能省,越隆重越能体现自己的孝心。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葬礼也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奢华。一方小小的墓地.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即便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一个寻常的葬礼也得花费几万元。  相似文献   
120.
常军 《收藏》2011,(1):86-92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1956至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在上村岭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考古调查与发掘,由于发现了著名的1052号虢国太子墓,从而确认此处为虢国墓地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