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5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教育   19949篇
科学研究   4282篇
各国文化   81篇
体育   1042篇
综合类   803篇
文化理论   103篇
信息传播   471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72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1027篇
  2014年   2362篇
  2013年   2312篇
  2012年   2743篇
  2011年   3042篇
  2010年   2539篇
  2009年   2159篇
  2008年   2631篇
  2007年   1547篇
  2006年   1209篇
  2005年   1375篇
  2004年   964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测量学是农业高职高专的一门必修课。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测量人才.教师应采取以模块式为主的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掌握测量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2.
文章认为,我国各地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典型经验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应昌导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多教"结合,突出义务教育重点.发展农村教育要借鉴国际经验,用历史的错位的比较方法,研究外国经验.  相似文献   
103.
作者对当前某些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使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盲目追求形式不可取,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尽可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4.
我初次看到“白慕申”这个名字.是在一本印制精美的书名为《马易尔——一位丹麦实业家在中国》的传记中。在这本传记的作介绍中有一段很短的字:“白慕申.1943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1994年至1995年任丹麦驻上海总领事。自1995年8月至今.任丹麦驻华大使。”这很令人感叹,一位来自那遥远的美人鱼故乡的驻华大使.何以会有如此儒雅的中名字!同时也令人好奇:这位大使给北欧那个童话王国丹麦和东方明古国的中国之间带来了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5.
10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短歌行》中的“去日苦多”译为“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这一译法值得商榷。杜甫《登高》中有“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和《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都把“苦恨”释为“特别恨”。我们认为“去日苦多”中的“苦”字也是作副词,表程度,“去日苦多”应译为“过去的日子很多”,作者有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之意。  相似文献   
107.
《警世阴阳梦》、《清夜钟》作者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运用有关材料,证明了《警世阴阳梦》是作者在大量抄录和改编《玉镜新谭》的基础上写成的;并证明了《清夜钟》的作者确为陆云龙。  相似文献   
108.
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的报道刊登后(军报2001年12月11日第一版头条消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坚定了理想信念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和当日第三版通讯《春风吹又生——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学锋入党的心路历程》,作者:王握文、曹瑞林),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回顾这一报道的采写过程,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实事求是胜千言。  相似文献   
109.
浅谈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少儿乒乓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意义、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探讨,旨在为少儿乒乓球训练中提高训练质量,技战术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0.
和陈忠实交往是从一篇拙开始的。1998年我写了《(白鹿原)中的部分人物原型和事件出处》一,想征求陈先生的意见。“对号入座”是小说所忌讳的,陈忠实会不会让我难堪?带着这种疑虑去省作协叩开了陈忠实的大门。不出所料,当问起有何意见时,他带着一丝难以捕捉的笑意说:“你这不是名副其实的对号入座吗?”我虽然不免一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