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加工后的废弃的龙眼壳为研究对象,研究龙眼壳多酚的提取工艺。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用乙醇提取该多酚的最佳工艺为:用浓度50%的乙醇,以1g:15mL的料液比,在50℃下提取1h。照此工艺浸提,龙眼壳多酚的得率为2.71%。  相似文献   
82.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牡荆茎叶乙醇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以原儿茶酸为对照品,0.6%FeCl3-0.9%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的含量;又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钠-醋酸显色法显色后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牡荆乙醇提物中总皂苷含量为5.11%,总酚含量为4.03%,黄酮含量为3.63%。实验表明: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稳定性好、重现性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达到了99%,为牡荆茎叶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基因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作用,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及非类固醇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化学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采集食管上皮细胞标本;并收集本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51例.分别采用COX-2 mRNA原位杂交技术、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对COX-2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及不同分化的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OX-2在食管脱落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随异型性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在可疑癌及癌细胞中达最高(FI=1.54±0.27);COX-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以高分化鳞癌中最高(FI=2.64±0.64),原位杂交显示其阳性率为100%.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明显减少,在低分化鳞癌中FI=1.51±0.27.原位杂交结果也是随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率显著减小,在低分化鳞癌为38.5%.研究还发现,在癌旁上皮中COX-2含量及阳性率也较高(FI=1.73±0.35,阳性率100%),而切端上皮无COX-2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其阳性率比原位杂交结果稍低.结论COX-2表达在食管上皮早期癌变进程中异常增高,COX-2检测可以作为食管上皮早期癌变的分子标志.并有可能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对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化学预防.  相似文献   
84.
漆酶产生菌初筛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不同底物,不同浓度,不同基础培养基进行了漆酶产生菌初筛条件的优化,找到了愈创木酚、邻联甲苯胺、联苯胺三种较好的底物,及其他们的最适使用浓度和最佳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85.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荞麦中的多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了荞麦的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甙和槲皮素的含量.考察了电极电位、运行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位为 0.90 V(υs.SCE),在50 mmol/L硼酸盐(pH8.7)的运行缓冲液中,上述各组分在20 min内能完全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峰电流在三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测限在1×10-7g/ml~5×10-7g/ml之间,该法简单可靠,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荞麦多酚的测定.yh  相似文献   
86.
本文观察了拟黑多刺蚁匀浆液对小鼠血中SOD活性、MAO含量及脾脏脂褐素的影响。给药组老龄小鼠与老年对照组比较RBC-SOD增高(P<0.01),脾脏脂褐素分布相对减少,而血浆MAO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成年对照比较二酶均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7.
去除顽拗植物DNA提取过程中干扰物质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顽拗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材料及其处理;提取方法和减少顽拗植物DNA提取中多糖、多酚等杂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肝癌、胃癌,居第四位[1],在某些地区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2].目前,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不理想,我国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15%.我国食管癌有多个高发区,学者在食管癌高发区做了大量基础调研工作,对食管癌病因的认识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89.
分光光度法测定蒙古栎叶中多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使用福林酚试剂(FC),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蒙古栎树叶中植物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从方法的稳定性、线性关系、精确性和准确性角度,对FC法进行了调整,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0.15mL FC试剂(1mol/L),0.15mL 10%体积分数的Na2CO3,25℃反应80min后于760nm处测吸光值.使用调整后的方法测得结果为:蒙古栎叶中总酚含量为6.39%,RSD为1.90%.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 可用来测定蒙古栎叶中总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对增强的UV-B胁迫下螺旋藻生理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证实了0.5mmol/L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增强UV-B胁迫下的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794)细胞内蛋白质代谢及抗氧化系统产生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显示,NO能够显著诱导增强的UV-B胁迫下螺旋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促进正常生长条件下螺旋藻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说明NO对增强UV-B胁迫下的螺旋藻794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UV-B胁迫对螺旋藻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这为进一步探讨NO信号及其与其他信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来调节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减缓UV-B胁迫下的氧化损伤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