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提起《庄子》,人们脑海常跳出这样一句话:“这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甚难理解的一部书!”说它难理解,并非只是文字不好懂,而是即便字面意义已经了然于心,仍然难以捕捉到它的思想真谛。也因此,历代研究《庄子》的人络绎不绝,研究内容涉及到文献整理与注疏、文本考释、文章学解读、哲理阐释,以及美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意象学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有关《庄子》学术史、后人读《庄》成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2.
自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于1966年开创学科之后,文化经济学就开始其独立发展的历程,在文化经济学的诸多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构筑了学科的基本问题框架。特别是2006年,文化经济学界通过集体的努力,撰写《艺术和文化经济学手册》,并纳入爱斯维尔的《经济学手册》序列,标志着文化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成型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33.
云南古典诗歌到清代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诗文集达700多种,出现了张汉、钱沣、李含章等数十家可与中原诗人相埒的名家以及有影响的文学世家、文学社团、闺阁诗人群,成为清代云南文学的主体和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种种原因,学界目前只有几部论著和数篇论文间接论及云南诗歌,许多宝贵的清代云南诗歌遗产不为人知,亟需整理、阐释和保护,而梳理研究史、反思研究方法则是一个关键,比如引入文化学与地域学视角,突出云南诗歌本体研究,综合运用文化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来推进清代云南诗歌研究的深入化与体系化。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学论学者群体率先在师范学堂开设教学论课程,后藉助教育学会、教育期刊、教育研究机构等实践平台,引介日本及欧美教学论,并继承中国传统教学论思想,成为推动教学论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坚实力量。就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师范学院及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及研究者以及文化出版界的学者。这些学者大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深受国外教学论思想影响、学者来源多元化并践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理念。  相似文献   
35.
正宋人对于韩柳的接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北宋前期,宗韩甚于宗柳,北宋中后期,重新发掘柳的价值,至于两宋之际始提出韩柳并重,南宋孝宗以后尊韩、崇柳,因不同的学术立场,各有所尚。这一变化,与其说反映了宋人对柳宗元接受的不同态度,毋宁说是反映了两宋学术史前后相沿的一个命题:文章之儒与道学之儒此消彼长中的多元学术世界。  相似文献   
36.
学术史研究在世纪之交繁盛一时,至今不衰,是中国当代学术研究更为深广的阐释诉求所致。学术史研究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术,体现的是叙事者的话语建构。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唯尊学术而排斥社会、政治因素的偏向。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应成为当代学术史书写的一个范式。学术史研究对于一门学科的厘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书写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学养是一种生命境界,与学术史书写状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7.
周質平 《中国文化》2006,(1):163-174
前言最近20年來,海內外有關胡適年譜和傳記的著作,下下數十種,但對1948年底胡適飛離北平,到 1949年國民黨撤離大陸,胡適決定暫寓美國的這段生活和心境,記載卻極有限。這一方面固然由於胡 適個人的生活往往衹是瑣碎的日常事務,無論就學 術史或政治史而言,都無足輕重,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材料不足,無從建構起胡適流亡歲月中的點點 滴滴。本文以胡適十幾封從未發表過的家書作為基 礎,輔之以其它材料,來重新審視他在這段艱難歲  相似文献   
38.
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收有《慎子曰恭俭》,虽然只是断简残篇,还是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众所周知,战国楚简佚籍的出世,是近年最重要的一项考古发现,对于学术史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不过已发表和正陆续发表的郭店简、上博简,主要内容都是儒道两家著作,尽管重要,却没有如大家意想那样,体现出当时诸子百家群起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39.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无论是具体的作品选版本还是宏观作品编选的历史发展流变,都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提炼。而选编史研究的缺席,将深刻影响文学研究的平衡,因此,必须关注对于作品选编的研究,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构架,以期推动文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0.
《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是2003--2007年《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所发论文的汇集。一卷在手,读者不必再耗时费力查找,即可纵览近年学术史研究的代表观点。另外,它不仅仅是论文汇编,人选文章依据“学术史通论”、“学术现象”、“学者个案”、“学术批评”以及会议讨论等专题加以划分,除了便于阅读,更能让读者从具体文章以及专题分类来了解学术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所以,对有兴趣于学术史研究的人来说,它也堪作探索门径的专书。据主编余三定先生自言,此书的出版目的是“全面回顾‘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开办历程、系统检视该栏目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深入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推动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前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