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12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数e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是数学中的重要常数之一,数e的起源与对数的发明有一定的联系,e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用极限来定义的数,通过对它的近似值的探讨人们也发现了它的其它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证明了它的无理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62.
“创新”已成为全球企业当前最重要的经营课题。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科技产业,更有许多“不创新,就灭亡”的案例,例如KODAK面对数字相机的崛起而陷入经营困局、Palm面对PocketPC挑战而一蹶不振、任天堂因Sony PS2被迫拱手让出游戏机霸主的地位……等等,可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3.
长期以来,由于广大教师对数学学习过程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上存在许多误区,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往往是“题海战术”.但是,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或做过的题目又很快就遗忘或不能举一反三,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学会学习了,  相似文献   
64.
数学归纳法,其理解上的难点,往往在于第二步的传递性(或递推性),因为对传递性理解不到位,对传递性逻辑必要性认识不够,学生极易对数学归纳法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笔认为,要进行好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就应该十分重视传递性的突破.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5.
本就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作一些探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6.
一个平均值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指数平均与对数平均的基本性质,证明了指数平均与对数平均的几何平均与Seiffert平均的大小关系,得到的结果改进了一些已知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67.
两个不同底的对数要比较大小,我们常常会把它们化成同底的对数,或者选用一个中间量0或1.但要比较log2 3与log3 4的大小,我们发现,它们都大于1,且不能直接等价转化成同底的对数,那该如何比较大小呢?  相似文献   
68.
"对数的概念"教学在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境遇相信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深有体会,面对抽象的概念和字母,学生根本无法入脑,最后启而不发,课堂上有的只是数学老师的自编自导.学生单靠机械记忆被动接受,效果可想而知.随着建构主义理念的推广,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建构主义的数学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来帮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9.
数e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数学课本中提到以e=2.71828…为底的对数Inx—自然对数,相应的又有指数函数e^x,我们知道二者是高等数学中一对重要的函数.但是中学生学到这里,对e及e^x,Inx往往有一种神秘莫测之感.e是怎样一个数?为什么要以e为底来取对数?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0.
2014年1月17日,山西五台县的周玮出现在了《最强大脑》节目里。他只用1min就说出了16位数字1391237759766345的14次方根是12.0(约等于),震惊全场,也获得了"中国雨人"的称号。周玮是否具有超能力,我们姑且不谈,其实这样的计算我们常人也可以做到,用到的知识就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对数运算知识。高一的学生对于对数的计算往往没有很大的兴趣,究其原因除了对数的运算性质较多,觉得没有实用性也是重要的原因。下面我们就用对数运算性质来揭秘"中国雨人"的神奇速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