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由儒、道、佛三家汇合而成。虽然经历过无数的战乱和政治运动的风吹雨打。现在又在经历着商品经济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延续到了今天。从许多当代作家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灵感,创作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这一事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  相似文献   
62.
正同样是看社戏,文学大师鲁迅并没有花很多笔墨去写看戏的内容,而是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戏外天地,写出了"我"与小伙伴们的真诚友谊,为我们再现了他们童年时期的快乐,歌颂了农村孩子的淳朴品质和聪明智慧;当代作家王英琦在看社戏时,也将笔墨更多地放在了戏外。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看社戏》一文通过对一个民间豫剧戏班的描写,从文化因素和作者所见、所  相似文献   
63.
每月作文题     
《语文教学之友》2014,(11):F0004-F000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64.
《秦东当代作品研究》打开了秦东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第一扇大门,秦东作家群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  相似文献   
6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当代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因为是写童年生活的文章,所以编排在以"童年"为主题的第二组。文章记叙了萧红幼时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饱含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祖父的无限怀念。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记"蚂蚱、樱桃、蜜蜂、蜻蜓、倭瓜、蝴  相似文献   
66.
信仰的力量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意义怎么讲都不为过,挖掘和张扬信仰之力,是当代作家义不容辞的使命。红岩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红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大量叙述、解读,红岩被群众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67.
一、问题的提出:语课堂学教育的缺失 我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同时读一篇他们都还没有学过的章——人教社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篇课.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台阶》。之所以选这篇章。是由于这篇现代新字生词极少。甚至可以说写得十分浅白,可以“照顾”到那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全除了“尴尬”一词外。几乎没有十分出彩的字句。不到20分钟。他们都读完了。我问:读懂了没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读懂了。,我逐一地问他们:这篇章说些什么?小学四年级学生回答:讲一个父亲把一座三级台阶的房子改为了九级台阶的房子。初中生显然嫌小学生的回答太简陋.补充道:主要是他家乡有一种观念,房子的台阶越多,房主人的地位就显得越高。初中生为他比小学生读出的东西要多一些而显得尤为得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新闻联播     
●茅盾文学奖将考虑吸收网络作品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新闻发布会暨获奖作家见面会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陈建功表示,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茅盾文学奖将考虑吸收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参评。  相似文献   
69.
梅隽 《文学教育(上)》2008,(19):124-126
叶开先生著的《莫言评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是一本在写作上富有个性,并且在视角和观点上颇有创见的传记文学作品。有过传记创作经历的人大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传无异于一次冒险。因为同处一个时代,传主与作者实在“太近”了,这种“近”不免造成写作上或多或少的压力和犹豫,因此可能难以传达出传主的全貌。惟其如此,为当代作家作传自然就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不仅需要传记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睿智的眼光、深刻的分析,更需要一份“不虚美,不隐恶”的传记操守。而叶开先生所著《莫言评传》便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当代作家评传。  相似文献   
70.
当代作家刘征的散文力作《过万重山漫想》是1998年6月第3版高二册语文教材中新增的一篇讲读课文。新版教参中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指导比较简单。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这篇文章开始学习都比较粗心,只是感叹“想象丰富、奇特”,并未真正悟到其中的精妙,而老师们则大都深感所掌握的资料太少,又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资料,难以有效地具体指导。我在教研教改示范课上选讲了这篇课文。今特以我对本文的理解求教于同仁,恳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