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教育   15718篇
科学研究   2443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1602篇
综合类   1067篇
文化理论   151篇
信息传播   440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881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602篇
  2011年   1796篇
  2010年   1567篇
  2009年   1678篇
  2008年   2129篇
  2007年   1731篇
  2006年   1218篇
  2005年   1161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1030篇
  2002年   1022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657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在初中语教材中,有一篇课的标题为:《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对这个题目的短语类型的分析,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它是主谓短语,另一种则认为它是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993.
福柯曾言,人的身体是一个表达空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社会的文明在人类的身体上实现时空凝缩,有什么样的文明进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达方式。我们的身体成了社会的肉身,社会将其记忆刻画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通过我们的身体加以传递。因此,幼儿的身体既是一个生理的身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身体,社会的一切规范都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994.
来稿须知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4):F0003-F0003
本学报为文理综合版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使刊物规范化、标准化,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来稿要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要求电脑打印稿,也可通过电子信箱投寄。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研究评估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效果,结果显示在实施教育后不仅实现了提高女大学生健康关心程度,促进了女大学生保健行为,培养了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了大学生的形态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生日描写是曹雪芹运用民俗事象创造小说悲剧景观而为我们的提供的一个特殊视点。通过这个视点 ,我们可以看到红楼世界中的三种不同生命形态及其蕴含的死亡意旨 ,并且昭示出贾府的悲剧正是其自身存在方式所酿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997.
: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比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比法的类型主要有同类差异对比法、同类共性对比法、联系对比法、对立对比法、排序对比法、综合归纳对比法。在运动对比法之中要坚持“四要”原则 :要适、要活、要普、要近  相似文献   
998.
认真研究电视规律 科学推进节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业的生产组织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 ,发展于市场经济时代。大规模电视产品的出现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发展是同步的。作为新兴产业 ,中国电视行业的转型所面临的矛盾主体并不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 ,而是由生产规模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由垄断的卖方市场向多元竞争的买方市场的转型问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先是体制的转型 ,是对外部环境的变革 ,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则更多地是在公平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内部变革。以往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从主体出发的情况比较多 ,那时候我们是在销售自己能生产的东西 ,在社…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英语反意问句的结构、作用、回答、语调及其十一种类型,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也可供中学生高考复习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马静 《班主任》2007,(4):22-23
一、研究对象沙沙是个活泼热情的女孩子,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很招人喜爱。她待人真诚,为集体做事不惜力,教室里经常看到她扫地、擦黑板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却像颗“爆竹”,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炸”,号啕大哭,声嘶力竭地叫,抓自己的头发,撕书撕纸。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比如看到作业本上出现许多错题;上课铃响了,却找不到学习用具等等。事后,老师和她谈话,她也承认自己做得不对,表示一定改正,但就是屡屡反复,难以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