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教育   4886篇
科学研究   169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78篇
综合类   257篇
文化理论   131篇
信息传播   337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21.
三、期刊经营正由发行主导 型向广告主导型转型:中国期刊 业广告经营的市场机会分析 虽然目前中国期刊业的主要 经营收入(80%)来自于发行收 入,但2000年以后的一个明显趋 势是,广告主导型杂志越来越成 为期刊市场上的英雄,成为影响 力日隆、市场成长最快的杂志品  相似文献   
122.
我国上网人数正在猛增,网络舆论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经达到94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占了69.4%,74.2%的用户在网上主要是看新闻。可见,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主流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年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同时,网络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123.
今年以来,每周三出版的《宜春广播电视报》在宜春地区售报亭出现热卖情景,售报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过两天,你就别想买到手了。”这是今非昔比的变化,创刊12年的《宜春广播电视报》一直以导视、导听服务读者。随着都市报和晚报的兴起,《宜春广播电视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由于与竞争媒体差异不明显,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弱.发行量陷入下降的困境。怎么从困境中奋起?  相似文献   
124.
提高驾驭重大主题报道的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内容。重大主题报道以其理论性强、主题重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点,也是难点,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把丰富的理论教条化,把生动的实践静态化的情况。要改变这种重大主题报道教条加静态的情况,就必须让重大主题报道“动”起来。所谓“动”起来,至少有以下六个含义。  相似文献   
125.
新闻报道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媒体一直以客观、真实地向公众传达信息为己任,其影响力辐射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在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态势下,在新闻资源同源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日趋普遍的今天,一些传媒一味追求第一时间报道、抢占市场份额不惜违背新闻报道原则,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来换取时效性,媒体在新闻事实不明朗或尚未发生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6.
中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灵魂,许多名牌节目,总和它的主持人的名字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国外的电视界把主持人看成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人物。美国是主持人的发源地,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首次出现完整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由于国情、文化观念的不同,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无论从年龄结构、文化底蕴、影响力,还是驾驭节目的能力等方面都和我国的主持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7.
元媒体--媒体市场影响力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即便是最普通的家庭主妇也日益感觉到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物质产品愈加丰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种新产品、新品牌出现,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无限进展,门类繁杂、含量巨大的各种信息正在以尽可能的方式来诱惑、影响我们,正像《注意力经济》一书的作者托马斯 达文波 .特所说“《纽约时报》周日刊一个版次所包含的实际信息比15世纪一个读者所能读到的全部书面材料还要多”。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的丰富性使我们对信息常常缺乏相对应的注意。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 西蒙曾经 .指出的那样,“信息的丰富造成了注意力的贫…  相似文献   
128.
前面的话周锡生,新华社高级编辑,享受国12月底出任新华社网络中心主任兼新华网总裁至今。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1978年8月毕在短短的几年里,新华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78-1981年留学于2004年全国百强网站评比中进入前10强,在全球1000多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系,历任新华社国际部编万个网站的综合排名进入前50强,被专家和网民评为辑、雅典分社记者、首席记者,环球杂志总编辑兼总“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站”,这对一个原先不熟悉互联网、也经理,华盛顿分社副社长兼白宫、五角大楼记者,联不懂技术的英文记者出身的总裁来说确属不易。因此,我合国分社社长兼华尔街记者,国际部副主任,1999年们的访谈也就从他怎样“入网”开始。  相似文献   
129.
肇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全国书市,经过将近20年的苦心经营,不断发展,已成长为中国书界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活动,成为全国出版人心中的“书业奥运”,成为中国书业市场化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其时,全国各地出版社汇集一堂,各路出版精英聚首一处,大家展示成就,共话市场,预测热点,剖析问题,纵论出版大事,演绎书业神奇。而那些三五成组,七八成帮,十数结队,于人头攒动处不时闪现着忙碌、疲惫、兴奋、满足的编辑们,成为每一届书市和订货会上最具活力和影响的群体之一。那么,编辑去书市到底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0.
从版权贸易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背景,中国经济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领域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波及到文化领域,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必将融入全球化这一大趋势中。中国文化走出去,利用文化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