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816篇
科学研究   82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在分析循环经济背景的基础上,就生态化包装诞生的动因,以及基本内涵、特征和它的具体运作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要获取生态化包装运作的成功,必须实施包装材料生态化、包装容器重用化与集合化、包装标志再生化与降解化、包装耗材减量化与轻量化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2.
淮南市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是淮南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重要途径。本文从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入手,着重阐释了循环经济实施的措施:一是减量化;二是再利用;三是资源化;四是技术集成;五是信息共享;六是设施共享。在技术集成中重点介绍了洁净煤气化技术、合成气净化技术、高效合成技术、醋酸甲酯制醋酐技术、大型捣固焦生产技术、干法乙炔生产技术、高强高模PVA纤维生产技术和工业水利用技术。最后,对产业结构环境合理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曹猛 《大观周刊》2011,(15):72-7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税收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绿色税收体系中存在不利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税收体系的鉴言,旨在助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4.
世杰 《大观周刊》2011,(15):77-77
从分析经济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入手,借鉴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软科学》2011,(10):74-77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相似文献   
86.
王磊 《未来与发展》2011,(4):9-14,8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实践。针对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再生资源的低水平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不经济"3个问题,应用减物质化理论和方法,在深刻剖析循环经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中总量指标的设立,环境压力视角下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物质循环利用的行为选择3个方面对循环经济关键问题展开深层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方向,以期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8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统一,因而与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主要分析和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88.
邱闯 《科技风》2011,(13):250
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有环境污染严重、煤炭产出率、利用率和回收率低等弊端。本文主要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产业自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务实循环经济科技发展基础,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煤炭循环经济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深井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充分利用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加强矿区环境保护技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煤矿信息化技术,推进煤炭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0.
刘玉萍 《大众科技》2011,(12):233-235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典型的中等城市,南充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