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291篇
科学研究   38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4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21.
我国新闻媒介的传统管理,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弊端,还是微观层面的缺失,在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都使媒介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危机。所以,面对入世后形成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我国新闻媒介要超常规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迎接新的挑战。为此,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2.
吕健 《编辑学刊》2004,(1):19-22
谈论中国出版的国际化战略,谈论上海出版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联系,其实关注点都在于中文图书世界中的竞争,对上海而言则是与外地出版的竞争.对上海图书业竞争优劣势的考察,必定要涉及到图书作者方面的因素:上海作者本身是否具有优势足以支撑上海的图书生产,上海出版社是否对作者更具吸引力,上海图书生产是否更多地借助于外地的书稿供应者,这些问题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本文拟就图书作者的地域结构这一角度,审视形成上海图书出版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上海图书业相对于北京图书业的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的原因.这个方面的原因虽然不能算作决定性的,但其重要性却不容置疑;这样的工作虽然属于微观层面的,但却与现实运作颇为贴近而较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23.
《新闻界》2004,(1):76-76
国内第一部专门从“微观”层面研究报业集团运作过程及其活动规律的专著《媒体集团的经营与管理——新加坡报业控股的成功之道》,日前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4.
敬思秋 《视听界》2005,(4):i008-i009
从微观层面说,“连线”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但把“连线”放到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它无疑是媒体快速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战略。  相似文献   
25.
胡恩强 《新闻实践》2005,(10):54-55
将宏观经济报道“微观化”,是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需要。通过微观反映宏观,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特长,做出好的经济报道。宏观经济报道“微观化”,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顺藤摸瓜,沿着宏观调控的政策脉络,找出地方的政策调控“末端”,并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财政、  相似文献   
26.
新闻研究不能新闻化,只求今天的轰动。研究也要分工合作,也要生态平衡。它更多要靠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来推进。内部研究就是文本研究,外部研究就是生态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国内酝酿5年之久的出版物发行量核查制度终于有了结果。4月25日,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为“国新中心”)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不管是有意识的招摇撞骗还是无意识的随口而出,虚报发行量在国内司空见惯是个不争的事实,传媒业这个传播信息、追求真相的媒介本身却是可信度极差。这一现实有望随国新中心的成立而逐步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28.
在全国省级卫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色定位、创新能力和营销理念已成为频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广西卫视将自身定位于女性特色频道,是基于战略选择与品牌打造的双重实践。一年多来,它以有限的可调度资源,在全国省级卫视中打出了独特响亮的品牌,且取得了明显的市场效益。本期个案研究,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卫视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对全国电视台特色频道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学理性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
我们怎样把握期刊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2005,(4):4-5
2005年3月15-17日,中国期刊协会与美国(CondeNast出版公司在广州合作举办了“2005春·期刊研习班”。2005年4月25日,中国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与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举办了“中国报刊经营管理论坛”。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在两会上都作了发言。现将两份发言一并发表,这必将有助于业界有关人士宏观把握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微观调整,迎接各种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30.
《传媒》2005,(8):4-6,35
竞争的年代竞争无处不在,但有否竞争力却另当别论。当竞争力被作为标准化的标签之际,竞争的哲学问题也就产生了。哲学讲主体客体,讲辨证关系,讲主要次要矛盾,讲存在意志,讲伦理效果,讲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等等。当前,在中国传媒业还远未进入完全竞争的情形下,讨论竞争力及其哲学问题似乎有些超前,但事实上,如果现在不讲竞争力及其哲学问题,将来不是缺失竞争力就是异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