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28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在碰撞中闪烁的火花。俗话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孩子们,你们是最善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只要你们再使出绝招——真情的流露,相信你们的作文定会如虎添翼,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似文献   
62.
借鉴李可可等人设计的篮球裁判员临场执法心理活动问卷,制定一套适合评定足球裁判员临场执法心理活动的问卷。通过该问卷从心理印象因素、平衡心理因素、动机强度因素等3个方面对我国3个等级的92名女子足球裁判员的心理活动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我国年轻女足裁判员临场执法心理适应能力做参考。  相似文献   
63.
1984年9月9日,我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燥与躁》的短文,呼吁在应用中辨清二字的差别,尤其是"枯燥"与"枯躁"的区别。可惜未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语文学界)的重视。28年后,我再重拾此话题加以说辨。一、说"燥""燥"是个很古老的汉字,在先秦典籍中已多见。《易·乾卦》:"水流湿,火就燥。"今按:此"燥"为  相似文献   
64.
王永民 《辅导员》2013,(10):48-49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但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名著的同时,揣摩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却是一个较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65.
管远祚 《新闻窗》2005,(3):57-58
新闻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贵阳日报副总编辑贺微同志的《新闻美学探索》就是这方面的一部新著。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变——审美的视野观察新闻传播现象,探讨新闻美学的本质、功能、价值,新闻美的创造以及受众审美心理活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6.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对一定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内心活动的描写。宋人陈郁在《藏一话腴》中讲画人物",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写文章也  相似文献   
67.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李艳 《中小学电教》2008,(10):51-51
<正>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教学中要引导  相似文献   
69.
正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材料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活动的参与,而且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  相似文献   
70.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论证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反思是具有有象性、自觉性和技巧性的一种思维活动。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