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4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教育   12531篇
科学研究   3281篇
各国文化   128篇
体育   1701篇
综合类   1041篇
文化理论   1462篇
信息传播   34412篇
  2024年   478篇
  2023年   1776篇
  2022年   1033篇
  2021年   1373篇
  2020年   1349篇
  2019年   1255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1251篇
  2016年   1615篇
  2015年   2485篇
  2014年   4290篇
  2013年   3492篇
  2012年   4705篇
  2011年   4663篇
  2010年   3637篇
  2009年   3542篇
  2008年   4104篇
  2007年   2994篇
  2006年   2281篇
  2005年   1824篇
  2004年   1432篇
  2003年   1203篇
  2002年   994篇
  2001年   860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163.
164.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日益全球化、社会化。对外传播作为一种地域极为广阔的境外传播,作为跨国、跨文化、跨语言的全球性大众传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出色的对外传播活动将为国家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树立其对外形象,扩大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对外传播(对外宣传)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传播工作获  相似文献   
165.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  相似文献   
166.
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聚焦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通过探求电视媒介人在当代社会阶层变迁背景下的实践与理论变化的轨迹、展示阶层变迁对电视传播影响的现象、揭示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 ,分析研究电视媒介传播价值取向所具有的互动价值意义 ,从而期待在我们的电视传播中能够增加更多理性的、自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7.
杨婧岚 《现代传播》2002,(1):111-113
本文从广告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出发 ,初步研究了这种意识形态的价值内容、结构形态 ,发现它是一个由表层、深层意识形态组构而成的二元复合结构 ,并对这个二元结构的特性和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8.
国家形象刍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试图利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 ,对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初步分析。从上述角度分析 ,国家是一个大的系统 ,这个系统处于国际社会大系统中 ;其形象的形成过程类似于单纯的物质的形成过程 ,但是国际社会的复杂性造就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国家形象其实是一种映像的输出  相似文献   
169.
<正>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输手段呈现多样化、数字化,全国广电系统目前还在使用的模拟微波线路是否有必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如何进行数字化改造,这是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由微波站、广播和电视发射台组成地面无线广播覆盖网仍然是广播电视覆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0.
<正> 系统快速恢复的优点 在电视台合成机房和演播室系统中,字幕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字幕机使用频率更高,在直播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字幕机的重要性,我们不得不为以下事情担心:字幕机系统被软盘内带病毒的文件感染;有人自行使用字幕机,随意删除文件;不了解字幕机的人员随意更改字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