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90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徐恒宝 《小学生》2013,(3):22-2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无意生成一些错误,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我们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些生成性差错。通过学生生成的差错,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次教学经历,谈一谈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差错"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相似文献   
92.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力是有方向性的,同样大小的力,作用方向如果不同,作用的结果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在思考问题时,思维也是有着方向性的,如果在思考问题时,没能准确地把握思维的方向,往往会远离应得的思考结果,甚至得出完全错误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注意思维的方向性。而思维的方向性往往又是带有线性特征的,无论是正向思维,反向思维,还是发散思维,会聚思维,大多都是在某一方向的引领下,以线的方式拓  相似文献   
93.
去年,笔者参加了一次全县的物理说题交流活动,感受颇多.现就本次说题活动的内容,浅谈谈些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讨论.说题,是按照"审题、分析、解答和反思"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这种流程用语言进行表达,不需要定量的计算,而是以开拓解题的思路为主要目标的思维过程,即说:"思维".这在最近几年的交流教研活动中,是热点和一种教学趋势,利用语言口述探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4.
陈存兰 《小学生》2012,(10):9-10
<正>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项技能。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错误。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一、培养兴趣是前提  相似文献   
95.
史彦芳 《学周刊C版》2010,(7):165-165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能力,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我曾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6.
<正>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非逻辑性的假设想象,假设与想象能使学生迅速地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是启迪思维之门的钥匙,能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当下教学活动的重点。一、概念教学"概念"是认识的基础,它是灵活的和相互转化的,"概念"是有着具体内容的、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如四条线段围成的密闭图形是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相似文献   
97.
吴仕茂 《小学生》2013,(5):44-44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在课堂里做练习,放学后有时还得参加"基础班"、"补课班"或"智力班"等,无非也是完成各种练习。毕业班可能还要加码,参加课外的"提高班",回  相似文献   
98.
谢少坚 《教学随笔》2013,(10):143+16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探究式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参与思维过程、参与质疑解难过程、参与设计板书和作业的设计去实现,还给学生主动发展的天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
张玲 《中国教师》2013,(Z1):129-129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学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一、高效课堂的内涵高效课堂所指的"高效"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这种"高效"表现为在常态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  相似文献   
100.
王松华 《小学生》2012,(10):43-4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生从原来被动的"接受器"变成学习的主人。学生作业的设计既是教学基本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小学数学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性质也要求教师适时设计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