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289篇
科学研究   707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740篇
综合类   200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Objecti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but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no-reflow phenomenon which is an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in primary PCI.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a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PercuSurge GuardWire; GW) 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as evaluated. Methods and Results: Patients with AM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GW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GW group included 52 patients with AMI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imary PCI without GW protection. Epicardial blood flow in the infarct-related artery (IRA)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flow grade and the myocardial blush grade (MBG). We found TIMI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ly in the GW group (96%)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80%). The MBG score of 3 was obtained also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GW group (6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33%). Conclusion: Primary PCI with GW prot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epicardial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相似文献   
92.
若尔盖,川西北边界上一颗瑰丽夺目的绿宝石。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全县面积106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冬、春季节长,  相似文献   
93.
高三学生如何走出高原现象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尤其是参加过高考的同学在高考前复习中几乎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相似文献   
94.
陈红 《西藏教育》2011,(11):33-34
体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开展好西藏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从高原低氧环境与寒冷对人体的影响,就寒假后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教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5.
在数学教学的技能训练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初期进步较快,之后逐渐缓慢,到中期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有时甚至会下降,这种情况在教育学中称之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会给师生双方带来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成为教学和学习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96.
一位同事的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女儿突然查出了急性白血病,得悉这一消息大家无不忧心如焚,纷纷献计献策,捐钱捐物。另有一名同事的孩子正读高三,闻讯后抛出了一句让大伙儿谁也意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美文学"爆炸"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辐射到了中国当代文坛,在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一股"高原魔幻流"。包孕了神奇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和神秘雪域高原的《尘埃落定》,在创作艺术与表现上具有神秘性与象征性、夸张性与荒诞性,它们既结合了本民族本地域的特点,又都有着"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共同的本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8.
99.
1前言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在高中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地理难以深入  相似文献   
100.
接地电阻值是衡量地面系统施工质量的主要指标。本文选取具有砂砾层结构土壤特征的青海省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选点建立实验基地,通过埋设实验产品常用接地极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分析常用接地极在不同组合、不同季节砂砾层土壤条件下电阻值变化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铜包钢接地极稳定性能较强,接地效果最佳,较适用于高原砂砾层土壤防雷接地工程;锌包钢接地极则为最不适用接地极。同时,随着接地极组网数量的增加,接地电阻平均值逐渐降低,组合接地极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接地极,综合考虑经济和工艺技术,三网组合效果最佳,可优先选择铜包钢、镀锌角钢和镀锌钢管为接地极的三网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