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41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李萍 《小读者》2010,(3):53-53
来到这个栏目,异想天开就是你得出所有答案的秘方!要求:1.发挥你的无穷想象力;2.可以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等作为辅助想象的现实手段;3.截止日期为当月月底。  相似文献   
42.
43.
英国评论家莱恩·米尔斯(Lain Mills)在2010年广州亚运后,于《世界政治评论》撰文探讨这些年中国对大型赛会的疯狂热衷,文章这样写道:"众所周知,这些大型活动被证明对于草根阶层而言获益甚少,但仍无法被实质性的基础改革所取代,尽管连中国政府也承认这些改革是这个国家现代化所必须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对大型赛会的热衷很可能会损害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最终导致老百姓对国家的感受与国家  相似文献   
44.
《少年科学》2013,(12):24-25
青藏高原不仅雄伟壮观,它还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环境,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但是,人们对它历史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5.
又见恐龙     
白俄罗斯小伙子瑟根·利亚科维奇,31岁,一匹来自北方白狼,一个相貌英俊的大眼仔。2006年4月1日,名不见经传的白狼有幸挑战肌肉强健、重拳凶猛的WBO重量级拳王、号称  相似文献   
46.
姜来 《小火炬》2008,(5):29-29
上海,是一个美丽繁华的大都市。能去上海一游,自然是荣幸之至。今天我有幸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上海科技馆。刚一进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人山人海的正厅,左边是售票厅,右边则是上海科技馆的纪念品专售厅。  相似文献   
47.
数万年前,地球上曾经历过几次物种灭绝,在大灭绝期间,大批物种从地球上消亡,而灭绝发生的原因向来是科学家们好奇并探索的焦点.科学家们曾提出过一些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及环境的剧变造成了这一恶果.然而,最近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详细说明了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人类才是史前生态灾难的罪魁.  相似文献   
48.
在地球历史上,恐龙曾是一个强盛的物种,但是它们依然没有走出地球半步,就在6500万年前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故中灭绝了。如果恐龙拥有火箭技术,无论它们的躯体多么笨重,这些怪兽们也会成功地躲避降临在地球上的灭顶之灾,发展到今天,宇宙太空中可能已经遍布它们的踪迹。因此,如果让恐龙再统治一次地球,它们一定不会只顾着发展暴走猛掠的狩猎本领,而会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逃离这个并不怎么安全的地球。显然,作为宇宙中一颗脆弱的蓝色行星,地球将永远无法摆脱络绎不绝的宇宙灾难。人类如何避免重蹈恐龙的覆辙、在宇宙危难中平安…  相似文献   
49.
人类到底是在退化,还是在继续不断完善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莫衷一是。近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几位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科学家认为,在现代人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更为完善的新的人种。另外,由于Y性染色体的不断消失,男人作为一种物种有灭绝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种第三性人。  相似文献   
50.
彼得&#;瑞文 《学会》2003,(11):17-17
世界人口已从1950年的25亿激增到今天的63亿多,同时全世界基于更高水平消费的生活标准在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可能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这些都令我们面临艰难的抉择.一方面,全世界都渴望达到美国、西欧及日本的生活标准;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达到这样的生活标准要求复制另外两个地球.这种关系已清楚地表明,我们必须实现全球人口持平,更好地储存原料,开发新的技术以实现稳定,健康及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