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3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8415篇
科学研究   8486篇
各国文化   51篇
体育   296篇
综合类   307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213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628篇
  2014年   1452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388篇
  2010年   1187篇
  2009年   1230篇
  2008年   1288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22.
<正> 一、技术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科学技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已成为共识。但是也要看到,如何依靠科技,如何确立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决定性作用,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并不一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少人认为发展知识经济,搞技术创新是遥远的事,可望不可及。因  相似文献   
23.
<正> (续) (七)技术市场模式: 实行技术合同制,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按照“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大力开拓和发展技术市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仅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推动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发育和发展。1987年6月,我国制定了《技术合同法》,使科  相似文献   
24.
论技术创新宏观评估与测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培公 《软科学》1996,11(3):62-64
<正>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行为,创新成功与否,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取向,内部资源管理等微观环节有很大的关系,但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发育、政策支持等宏观因素对创新的成败和扩散效果亦有着重大的影响。总体上看,企业创新的力度与频度与国家宏观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变迁等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通过经济和政策手段引导、支持和约束企业的  相似文献   
25.
知识经济与高校学报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第三次浪潮的挑战,知识管理成为重要的管理方式,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2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动力,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管理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6.
27.
关于发展高校科技企业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高校科技企业管理的正反经验,对此类企业今后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肾校企分开原则;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努力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8.
Since Jan. 2004, JZUS has launched this new column “Science Letters” and we welcome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ublish their latest research notes in less than 3-4 pages.  相似文献   
29.
野生松茸是我州出口创汇的珍贵林副产品之一,自20世纪80、90年代遭受人为“清剿”后,已经步入濒临灭绝边缘。为挽救这一珍稀野生物种,楚雄州林科所经多年努力,在世纪之交时,取得了“松茸保育及规范采收技术试验示范”科技成果,并将该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楚雄、禄丰、南华等县市林区进行推广运用。该成果的转化不仅推动了楚雄州的封山育林工作,起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对野生松茸资源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与开发作用,使我州的野生松茸资源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