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41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教育   114135篇
科学研究   23673篇
各国文化   193篇
体育   4971篇
综合类   6194篇
文化理论   1249篇
信息传播   17666篇
  2024年   880篇
  2023年   3299篇
  2022年   1753篇
  2021年   2697篇
  2020年   2661篇
  2019年   2658篇
  2018年   1531篇
  2017年   2507篇
  2016年   3383篇
  2015年   5790篇
  2014年   11917篇
  2013年   9416篇
  2012年   11204篇
  2011年   11898篇
  2010年   10648篇
  2009年   10998篇
  2008年   13355篇
  2007年   10952篇
  2006年   7979篇
  2005年   7842篇
  2004年   7138篇
  2003年   6615篇
  2002年   5773篇
  2001年   5089篇
  2000年   3642篇
  1999年   1547篇
  1998年   951篇
  1997年   855篇
  1996年   671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32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陈列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图像思维和形式操作的系统工程。设计师面对陈列文案和特定的建筑空间,他们首先要在脑海里对内容精神、空间特点、技术手段、个人情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图像化。而这一系列的图像就是对整个陈列的思考和把握,当它们与任务的要求进行碰撞、迎合、淘汰、选择而产生一个总的与内容相吻合的形式类型。这就是陈列艺术设计的图像思维和创作过程。而艺术设计师就是与图像打交道的人,他们的语言是形象、图形、图像,他们在工作中不仅以图形说话,也用图形思维。文章阐述了陈列艺术与图像思维的关系,图像思维的理论背景、思维特征及作者在实践工作的探索体会。  相似文献   
972.
宗培岭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中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析。作认为:我国档案学理论虽不够成熟,但在借鉴与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套档案学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但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热点多,但研究深度不够.甚至热而无果.至今尚未形成一枝独放的、为国际档案界广泛认可的中国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973.
指出档案资源发展的进程特性,提出了档案化、原始功能活化、资源化、信息化四个进程阶段的划分,指出了国家、单位、社会、市场四个进程实现模式的分析方法。尝试从发展机制上探讨档案资源发展的本质与趋势,探索进程与价值机制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揭示在档案化、资源化阶段中存在的两个质变性的转化节点,及其对档案进程发展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4.
本文对我国档案界文件运动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在以“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韦伯“档案观”的同时,也借韦伯组织理论中的档案思想回望“档案双元价值观”。文章认为:首先,在韦伯的理论中,“档案”是作为工具理性的载体,是客观性和实证主义追求的必然选择;第二,韦伯在组织理论中强调“档案”要素,是因为其组织的“合理性”体现为以知识为依据的管理,而档案恰是组织特有的一种元知识;第三,韦伯组织理论的“合理性”体现出“技术化倾向”,而“精通档案”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技术;最后,韦伯重视档案的情结还源出他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故“档案”二字在韦伯的组织理论中被强调,实则是其组织理论建构的逻辑必然,也是其行政组织体系之所以被称为“理想”的一个重要表征。“档案”这一要素是作为组织管理“非人格化倾向”之体现、作为“客观化”或“实证主义”管理风格之载体、作为纯粹理性主义的“工具———目的”的一种“知识”(信息)与“技术”(工具)的结合而被嵌入这一理论的。“档案”在韦伯的理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相结合的管理要素,即本文作者所持的“档案是作为行为方式(工具)和作为对象实体(信息)的双元价值结合体”。  相似文献   
976.
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应用理论研究不够务“实”.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档案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情况,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向“深”处走,应用理论研究必须向“实”处走。  相似文献   
977.
论述了编辑工作中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认为在科技编辑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创新,指出科技编辑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创新意识,深化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才能促进期刊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78.
《图书与情报》2006,(4):144-144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更多的图书馆工作者、管理者、研究者能够与专家们面对面地交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筹办面向全国图书馆工作者的大型、免费、开放、公益性的图书馆学高层论坛。在此论坛中,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将就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事业建设中的问题、实际工作中的新动向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979.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新闻作品采集、传播和满足受众需要的客观依据。研究新闻主体在新闻价值形成与实现中的能动作用,对于更好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闻价值的界定价值这个概念,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是指作为客体的外界物与作为  相似文献   
980.
岳萌 《传媒观察》2006,(2):51-52
《社会大广角》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夜间10点开播的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自1994年2月28日开播已经12年,它以其“说你身边的事,说你关心的事,说你想说的事”赢得南京市民的喜爱。该栏目2004年获全国百佳栏目之一。《社会大广角》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节目中的叙事艺术功不可没。本选取《广角调查》中《较量》一档节目来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一般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即“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是怎样);二是话语,即“这个故事是怎样被人讲出来的”(怎么说)。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不仅仅只是回答“是怎样”,更要回答“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