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2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教育   45555篇
科学研究   6050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996篇
综合类   1799篇
文化理论   534篇
信息传播   4411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654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863篇
  2016年   987篇
  2015年   1771篇
  2014年   4385篇
  2013年   3694篇
  2012年   4192篇
  2011年   4642篇
  2010年   3970篇
  2009年   4017篇
  2008年   4870篇
  2007年   4155篇
  2006年   3460篇
  2005年   3215篇
  2004年   2774篇
  2003年   2368篇
  2002年   1983篇
  2001年   1665篇
  2000年   1344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就个人的看法阐述如何使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具有扎实的科学训练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完成重大的教学任务和艰巨的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972.
973.
艺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本拟通过对“大艺术”教育的实践分析,阐述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以“大艺术”教育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为前提,以厚基础、宽Vl径、高素质培养模式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观点。  相似文献   
974.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造就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全面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精神、国际化经营思想、新型的人才观念、高品位的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经久  相似文献   
975.
金融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基层、面向金融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丛须走出一条学校与银行相结合的办学之路。然而,银行业的特殊性使目前学校与银行结合办学中存在很多障碍,制约了二的有机结合。因此,深入研究探索学校与银行结合办学之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76.
健康体魄是大学生成为具有全面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前提。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宜春学院近几年新生五项素质(50M跑、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跑)测试数据表明: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较差,呈逐年下降趋  相似文献   
977.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依照“产教结合、实业兴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校办制药产业,促进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978.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数学教师需要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那么,该如何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呢?本文将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79.
"1 3 N"是指在拥有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及根据个性需求获取的N个资格证书."1 3 N"模式主要是利用证书的导向功能和督促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获取证书的效率和权威性,降低获取的成本.  相似文献   
980.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综合考虑高等学校的结构体系、教育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高等学校要按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设计分类体系,要通过结构化课程设计融合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思想,要努力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