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74篇
科学研究   512篇
各国文化   127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34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新闻摄影,从其本质和特征看,属于人类掌握世界方式中的实践——精神层次,通过这种审美表达,传递着人们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认知。并通过对这种认知的认可达到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广大新闻摄影记者不畏艰险,深入灾区第一线,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正是这些图片将已经过去的灾难定格为永恒。成为历史的见汪,同时也给我们生者以无尽的思考。笔者将这螳新闻摄影图片依据其各自不同的情态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就像五张面孔,展示着抗震救灾的全貌.成为历史的典型瞬间。  相似文献   
83.
周静 《新闻爱好者》2008,(12):167-167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呢?美国著名图片编辑、《棕榈海滩报》副总编马克·艾德尔森(Mark Edi son)认为:“好的照片能穿透事物的表面现象,把读者带到所报道事件的背后,能在情感上更深地打动读者,让读者在对照片有更强烈感应的同时,又接受了丰富的信息,能让读者感到也在现场,而不仅仅是在看照片,或者是通过照片观察事物。”可惜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一些画面结构散乱、呆板、司空见惯等的摄影图片。新闻图片“视觉语言化”难点重重。  相似文献   
84.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让传统报业不得不积极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起步较晚的新闻摄影报道也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伴随着“网络一代”的成长,主要通过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受众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例如在对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传统的纸质媒体很明显地败下阵来,它不仅落在了电视后面,也无法赶上网络,其中新闻摄影记者的静态图片报道也随着纸质媒体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85.
蒋铎 《新闻实践》2008,(5):9-11
自2006年第二届"华赛"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以下简称《第一爆》)被曝光更改画面以来,对于新闻照片的质疑形成高潮,《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以下简称《藏羚羊》)、《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以下简称《广场鸽》)又被指PS,一波接一波,连绵不绝。新闻照片PS不是中国特色,外国也不少,如2003年反映伊拉克战争的《巴士拉的士兵》、2006年的《以军空袭贝鲁特》……其实,新闻照片的造假,是因为近年来用软件更改画面的多了。电  相似文献   
86.
新闻照片过去在报纸上一直是配角。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开始摆脱只是作为"美化版面"的从属地位,成为新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广大摄影记者来说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闻照片也从量的扩张开始发展到质的提升上,版面"饥渴"的是高质量的图片,是新闻性和震撼力极强的图片。图片现已作为一张报纸的"眼睛"  相似文献   
87.
苏蕾 《新闻实践》2008,(4):63-64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与2006年相比没有出现类似"卡特里娜"飓风报道这样的获奖焦点,主题较为分散,但获奖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普利策的评奖倾向:揭露腐败,关注弱势,比如对大学体系任用亲信现象的调查报道,对单身母亲以及患病儿子的摄影报道。值得注意的是,第91届普利策批评奖颁给了《洛杉矶周报》的食评家乔纳森·戈德(Jonathan Gold),这是批评奖设立38年来餐馆批评第一次获奖。  相似文献   
88.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一个刚刚二十出头搞摄影工作的年轻人,荣幸地走进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地--中南海.  相似文献   
89.
文汇报创办于1938年1月25日,是中国新闻界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日报之一。1956年10月,文汇报建立摄影美术组,洪荒任组长。后来继任组长的有:陈根宝、徐大刚。1984年12月,摄影美术组改建为摄影美术部,历任摄影美术部主任的是徐大刚、张楚良、徐裕根。现任摄影美术部主任徐晓蔚,副主任谢震霖。有20多人先后任文汇报摄影记者,为新闻摄影事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90.
项玮 《新闻记者》2006,(3):84-86
重文字轻图片,这是我国新闻界长期来的一个痼疾。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总以为文字能说明一切,照片则可有可无。2000年11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到上海举办摄影展览时,曾告诉笔者:“以前分配工作时,文化素养高的当文字记者,文化素养低一些的当摄影记者。”由此可见当年新闻单位完全把摄影放在次要地位。穆青首先在新华社打破这种分配“原则”,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应同时具备文字和摄影两种能力。他自己身体力行,拿起相机,当了一名“两翼齐飞”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