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49篇
教育   18166篇
科学研究   5224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706篇
综合类   727篇
文化理论   174篇
信息传播   17375篇
  2024年   589篇
  2023年   2002篇
  2022年   897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742篇
  2019年   681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837篇
  2015年   1501篇
  2014年   3319篇
  2013年   2541篇
  2012年   3220篇
  2011年   3590篇
  2010年   2646篇
  2009年   2729篇
  2008年   3124篇
  2007年   2369篇
  2006年   1765篇
  2005年   1835篇
  2004年   1662篇
  2003年   1199篇
  2002年   1006篇
  2001年   806篇
  2000年   555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学数骰子     
材料与制作:收集正方六面体小盒子(例如乌鸡白风丸,华陀再造丸般大小较为合适),放小块泥巴或粉笔头之类东西在盒子内(增加重量),用纸封贴整个盒子,以两个盒子为一组,分别画上相同的1~6园点,简单的幼儿已认知的物像,数字,学数骰子便制成了。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物质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系统工程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向乡村推进,无疑给广播电视报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大部分城市广播电视报已取得全国统一刊号,广播电视报从最初被看作专业报至现在越来越被认同为化生活类报纸。因此,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应当是发展、壮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53.
54.
"动态复本量"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清华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采访人员对选书“复本量”的认识,提出“动态复本量”的概念;并且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对“动态复本量”的调控方面的体会,以期提高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5.
笔者做数字出版很长时间了,很多问题反复的出现,也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摸索,渐渐感觉自己的很多思路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56.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贾振佳 《冰雪运动》2004,(1):62-63,79
运用实验比较法,在冰上速滑课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克服了冰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滑冰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较快地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冰上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头学生的提高带动中间学生,达到大面积提高冰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58.
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献载体和传递手段的变革,引起了人们对图书馆基本理论、原则的争论,从而产生了“电子图书馆”的概念。本文就“电子图书馆”的概念及其所带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59.
现在,报纸新闻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方面,不少新闻的采写摆脱了依从文件、简报的窠臼,深度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表面性平面化的新闻依然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过好采访这一关,特别是没有解决怎样提问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怎样提问才能问得深、挖得透、写得实。这里面首先有一个如何创造一种和谐的交谈环境,使采访对象谈出记者所需要的东西来的问题。笔者进入新闻界20年,在提问中既有比  相似文献   
6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手段,成为当前新闻界热门话题之一。隐性采访的可行与不可行,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笔者就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归纳,并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将隐性采访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如今被新闻界评价为:“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