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62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新课程赋予高校体育教学以新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体现理性认知上的转型,切实关注大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大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高校体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就是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即思维型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62.
论教育理论中的脑科学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科学研究普遍使用还原法把大脑分解成各级亚层次结构,在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等水平探讨大脑的高级功能。而事实上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还原式的研究必然丢失大脑的许多功能,从而使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或机械论的诠释误区。教育者在引用这些脑科学研究结论支持其教育理论观点时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本文以系统论和整体观为指导,辩证地分析了教育理论中值得探讨的有关脑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3.
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模式形成深厚的文化意蕴,产生整体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对异文化的兼容并蓄等价值观,形成对当代世界带有普遍意义的统一多元、和谐共处、仁爱宽容与平等互利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4.
本文聚集于青藏高原传统的运载工具——牛皮船,提出"牛皮船文化"的概念,从物质、制度、精神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研究,立体地透视文化与社会的互连关系,探究该文化能够在青藏高原得以存在的原因。全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收集直观性的素材,并借鉴相关文献作比较,通过描述俊巴村民与牛皮船的互连关系来揭示藏族制作与使用牛皮船的方式,分析"牛皮船文化"的存在形态与存在依据,凸显文化的整体性,并寻求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5.
王雷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26):127-128
太极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其文化Logo太极图,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体现着中国人的整体观、阴阳五行观等文化智慧.随着我国将体育产业发展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各地纷纷出台政策,积极布局体育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师资的要求,高师院校应该进一步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树立实践课程的整体观,并进行整体化设计,发挥教育实践课程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67.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背后蕴含的指导性的哲学思想是在不断演进的。本文以现代物理学发展过程为例子,结合其他现代科学现象,探讨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的局部观和整体观,以及它们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指导意义,从而为研究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演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8.
<正>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学素描训练虽然受时间、场所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但如果安排合理,即把  相似文献   
69.
集合教学从整体上包含集合的学习,数学的学习,与人生素养的培养。总体说集合教学方式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学深度,具体的集合教学模式指的是从教学的教育性的高度上认识,从教材的结构模式化上落实,从知识前后的网络化上进行梳理,体会数学学科整体上的认知,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0.
线描写生就是用线的形式来表现想表现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训练线描静物写生是较好途径之一。线描静物写生,既能培养孩子们深入细致的能力和具象写实的造型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促使他们从想象向写实过渡。那么,如何使学生去观察、感受和表现物体的形色、肌理,从而使学生体会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学会较精细地表现物体的技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