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27篇
科学研究   32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白尾梢虹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全长70cm。罕见于海拔3000-4000m以上的山地草甸、灌木林带。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下移到海拔低处活动。尾短,腿强健,并有一个类似鹰隼的钩喙,善于挖掘地下的植物茎块、球茎吃,也取食植物的嫩叶、芽、种子和昆虫。紧居领地,不喜欢飞行,夜晚非常吵闹。繁殖期4~6月,每窝产2~5枚卵。  相似文献   
62.
彭辉银农业昆虫与生物防治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县,1967年参加工作,武汉大学毕业。多年从事昆虫病毒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及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多次获得国家、中科院、省部级科技奖励,是“生物导弹”治虫技术的发明人。曾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国家基金及中科院重点课题共28项。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1991年获湖北省昆虫学会青年科学家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欧共体第二届尤里卡世界发博览会《国际特别荣誉金奖》。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2002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78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  相似文献   
63.
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迦巴瓦峰地区20目206科1985种昆虫,分析了该区昆虫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并以县为单位分析了该区昆虫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南峰地区昆虫资源丰富,这些昆虫的科主要集中在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占到总科数的56.31%;种主要集中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超过了总种数的2/3.种数方面,在南峰4县的丰富顺序是:墨脱>波密>林芝>米林,区内还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墨脱缺翅虫.昆虫区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成分与古北成分并存,且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南峰地区与印度的共有种最多,说明两地的生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与两地接壤相稳合;同时它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点的共有种百分比都偏低,这也说明南峰地区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小气候等都比较特殊.南峰地区4县鳞翅目昆虫的相似系数较低,这体现了不同林区典型的交错过渡带属性,也表明了生境越复杂,鳞翅目昆虫物种越丰富.该区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700~3200m地带.  相似文献   
64.
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最新研究发现,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动物里的食草一族中有像农民一…  相似文献   
65.
一提到深入战场的美军作战部队的死敌,人们就会想至叮潜伏在暗处的敌方狙击手、埋在路上的地雷或“路边炸弹”,或者核弹、洲际导弹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银泉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国武装部队昆虫管理局,在此工作的研究联络官加利布里顿十分肯定地说,带菌昆虫也是未来战场美军真正的死敌之一。  相似文献   
66.
《深圳特区科技》2006,(6):45-45
在本届科技活动周中,深圳野生动物园动物学科普馆再次免费开放。馆内举办了大型野生动物标本科普展,近百个品种600多件兽类、鸟类、昆虫类动物标本,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的眼球。梅花鹿、金钱豹、红腹锦鸡等珍贵实物标本栩栩如生,配以有趣的相关知识介绍,让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杏黄兜兰的传粉生物学,结果发现杏黄兜兰具有复杂的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杏黄兜兰的花为两性花,柱头与花药先后位于唇瓣管状基部的不同位置促进了异交,但由于传粉昆虫逃逸时具有反复攀爬通道和连续多次进出同一花的行为,容易造成白花传粉,因此,杏黄兜兰的繁育系统是兼具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 杏黄兜兰的花结构特别,具有吸引取食花粉的昆虫传粉的功能。经检测,杏黄兜兰不泌蜜,花粉也不作为传粉者的访花报酬物资,是一种食源性欺骗的植物。它模仿食源性植物黄花香Hypericumbeanii,靠花香和鲜艳花色吸引多种传粉者访花,而这种吸引与花的颜色种类及形态无关;花香远距离吸引传粉者到来,假雄蕊上斑纹和唇瓣内斑点近距离引诱传粉者进入囊状唇瓣。传粉者陷入唇瓣后,从基部通道逃逸时,先擦碰柱头,然后碰压雄蕊,将花粉带走,再到另一朵花上重复这一过程,完成异花传粉。这种吸引昆虫传粉的模式是兜兰属植物一种全新的传粉机制。 此外,本文还检测了杏黄兜兰的花粉组织化学和花粉,胚珠比率(P/O值)以及胚珠,种子比率(O/S值)。结果表明:杏黄兜兰的花粉为脂质;较低比率的P/O值是与杏黄兜兰的花粉具有粘性和相对较大的柱头有关;接近于1的比率的O/S值与昆虫传粉效率有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检测表明它们在花朵开放期内具有同步性,而花粉在柱头凋落后仍具活力。去除了雄蕊明显延长花朵开放时间。  相似文献   
68.
69.
70.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课《装满昆虫的口袋》。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