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14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1.
《物理教学探讨》2008,(1):F0002
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巴丁(Johm Bardeen,1908—1991)和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1987)因研究半导体并发现晶体管效应,共同分享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王红云 《考试周刊》2011,(70):198-199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为了使三极管在正常工作时对输入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后在输出端有相同的信号的波形,就要使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而不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这就要给三极管加上一个稳定的静态工作点电流。而这个电流就由三极管的偏置电阻来提供,这些偏置电阻就构成了偏置电路,偏置电路向放大器的三极管提供的电流就称为偏置电流。因为要使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基极—射极之间的PN结应该正偏,集电极—基极之间的PN结应该反偏。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发现,将锗提纯,可以制成极为优异的晶体管。这之后,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力求除尽锗中的杂质,使其纯度达到100%。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沿着这种构想,进行了无数次试验,但每次都不可避免地带进了杂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I0019-I0020
<正>[导读]美国科学家称,使用新型纳米材料,将催生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芯片,将有助于减少未来芯片的制造成本。美国科学家称,使用新型纳米材料,将催生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芯片,将有助于减少未来芯片的制造成本。科学家戈登·E·摩尔(Gordon E.Moore)曾在1965年时提出,大约每过18个月,硅芯片上蚀刻的晶体管数量就会增加一倍。之后不久,评论家就开始预言"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时代将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23日是物理学家约翰·巴丁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巴丁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发明了晶体管、解释了超导现象。尽管他取得了这么特殊的成就,可是我们并没有感到"巴丁"这个名字振聋发聩。由于在很多人看来,天才往往是一些性格思维与常人迥异、行为举止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大概是20世纪最重要的名词之一,因为它用于广播、电视、计算机之中,是世界科技现代化的标志。但是半导体就只意味着手机、电脑和mp3吗?如果我们耐心回顾一下半导体最初被物理学家们在实验室发现的过程,就会发现,其实最开始是它的一系列奇妙的性质,诱惑着物理学家们不懈地去研究它。而用半导体制作晶体管只是利用了它的诸多特性之一,即运用半导体制作的晶体管能够把电信号放大,从而最终令人类对电磁信号的加工变换能力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徐月华 《科技通报》2002,18(3):205-207
根据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的逻辑功能,结合多β晶体管独特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元件级的二变量基本对称函数产生器,用该对称函数产生器可实现任意对称函数。  相似文献   
18.
19.
其实,微芯片行业的变脸从来就不是一个发不发生的问题,而只是一个何时发生、为什么发生的问题。传统上,微芯片行业每隔两年就推出晶体管尺度小得多、时钟速度高得多的新一代芯片,用户定期将电脑升级为速度更快的产品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诱惑。那么推动微芯片行业向前发展的这一主要动力究竟何时开始势头减缓了呢?  相似文献   
20.
一桩学术丑闻几乎毁灭了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研究领域。幸运的是,有些人坚持下来了。硅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大多数电路都是用硅制成的。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它吗?有机材料大都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