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8958篇
科学研究   530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488篇
综合类   371篇
文化理论   119篇
信息传播   2108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519篇
  2013年   1112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1079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970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52.
53.
艰涩的古汉语文法和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普通读者从史籍原文获取所需信息的两大障碍。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史书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即支持从时间、人物、地点等多个维度出发获取史书中的知识,并以图结构的方式呈现所返回的结构化知识以及对应的史书原文,从而在降低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理解难度的同时,拉近读者与史籍原文的距离。然而,目前基于史书原文获取结构化知识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多在可视化呈现上与史书原文相割裂。因此,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史书多维知识建模、基于古籍智能处理技术的史书多维知识库自动构建与多维知识可视化三部分。最终将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实现了其以人物、时间、地点、社会集团、职官等不同维度为中心的自动重组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54.
《图书馆杂志》选题指南2022年修订版,是在历年选题指南基础上,根据学界和业界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整补充后形成。以下研究方向和重要选题供研究及投稿参考: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新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回顾、变革与展望(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史、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理论梳理与评析);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智能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信息获取与信息行为研究;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思想、经典著作及其相关理论的译介与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5.
一、问题的提出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逻辑数学智能备受重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幼儿园活动中,成人对幼儿的计数、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投入了较多关注。城乡幼儿生活的环境不同,教育他们的家长和教师在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上也不同,这是否会引起他们在这项智能发展上的差异呢?  相似文献   
56.
唐玉璟 《今传媒》2022,30(2):9-11
本文对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智能语音发展的特点,发现新闻移动客户端存在智能生态不完善、场景不够贴合用户需求、语义模糊和缺乏"温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功能完善措施,以期对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57.
数字化是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加速落地,还是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都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技术逻辑.2021年我国出版业顺应变革趋势,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上表现亮眼.智能应用从机进人退转向人机协同,场景应用由单屏阅览走向多感官调动,内容从科普拓展至出版全域,营销从产品入网升级为品牌入网,最终实现从内容供应向综合服务的深度转型.出版业未来应继续借鉴优秀经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目标,努力为建成新时代的数字出版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采用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中外智能传播研究的学术场域、研究议题、发展演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2016年以来智能传播引发了中外学界的高度关注,智能传播研究集中关注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人机关系与技术伦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风险应对及防范等议题,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与关联性,中外智能传播研究也体现了不同的研究趋向。梳理智能传播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发现智能传播学术图景与发展脉络,未来的智能传播研究将不断拓展研究视角、更新研究方法、加强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0.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健康码广泛应用并成为防疫重要手段。以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索健康码使用的认知模式发现,以知晓、理解为主的初级认知活动经由实践转化为以评价、反思为主的高级认知活动,二者对用码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认知缺陷导致健康码最核心的追踪功能被悬置,其提高流调效率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开掘;技术行动者与人工输入、核查的具身行动构成“最后一英里”悖论,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大幅提高健康码准确性;第三人效果的重现隐喻着社会对老年群体使用的普遍担忧。消除防疫倦怠,填补防疫漏洞,追求全社会准确、严格用码是进一步保障生命安全、精确定位隔离群体的路径。以数字追踪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媒介行动者在数字治理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