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229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二月忙着走亲戚,三月忙着开学,这都四月了,再不放风筝你就out了!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会在清明节放风筝,在上面写上灾病,将风筝放飞后把线剪断,祈求疾病离开。发展至今,放风筝已经逐渐变成了一项运动,一种娱乐方式,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符号。不信推开窗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正在天空中竞相翱翔,别提有多漂亮了!春意盎然,阳  相似文献   
62.
当代小说创作的表面繁荣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庞大上,但在质量方面却很难产生经典名著。仅以刘庆邦的《到城里去》和欧阳黔森的《白多黑少》两部中篇获奖小说为例,其间悖情悖理的虚假失真之处俯拾皆是,大有滥用“戏不够,神仙凑”之胡编乱造的拙劣平庸手法之嫌。从个人方面来说,古典文化功底浅薄限定了往高精尖处发展的空问,在作品中便裸露出提襟见肘之窘和山穷水尽之憾。从社会因素衡定,则与转型期所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紧密相关。急功近利,多写快出,是假冒伪劣顽疾在小说创作领域的真实体现,致使作品情节虚假问题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集体无意识。此项流弊应及早引起文学界领导层和作家们自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以便对症下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呼唤并敦促新时期文学巨人的早日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3.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由月可联想到人的美貌,在月中可寄托人们的相思离别之情,望月可生发生命短暂、人生有限之叹,月还可以象征人的某种情感.  相似文献   
64.
我国在能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能源短缺又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投入不足、价格不合理和缺乏长远考虑,使能源和电力弹性系数过低。能源消费超前加剧了能源供求失衡,人均资源不足和资源结构、地区分布不合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水电。改善能源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65.
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审美品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体现出鲜明的“雅”、“俗”融合的审美品格。其“雅”的品格体现在深厚的化内涵及当代精神的开掘,而艺术表现方式、手法的一些特点及作品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则构成了“通俗性”品格。  相似文献   
66.
雨中来宝     
<正>正午的天空,刚才还晴朗朗的,霎时间便雷声四起、乌云密布,暗得像是黄昏。雨点落下来,噼里啪啦的,沙滩上顿时现出万点沙坑。不一会儿,雨点连成了雨线,一条条小小的河流冲开沙砾的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月满西楼》为切入点进行声乐美学特征分析,从它的背景、歌词、情感、旋律等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有助于更多人从美学角度理解声乐,领会声乐艺术美的魅力,从而为我们提高声乐美学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多”和“少”在作状语时,语法上有不对称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意义不对称,结构对称;意义不对称,结构不对称。以认知语法理论、“三个平面”理论方法为指导,对“多/少 VP/AP”中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69.
你熟悉自己的城市吗3月来了,此时的你是在窗前凝望漫天飞雪,还是在郊外欣赏花红柳绿?祖国幅员辽阔,不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尽每座城市的四季,吃遍每座城市的美食,再听当地人讲一讲,这座城市的故事。课业繁重的我们,时常为不能出门旅游增长见闻而感到遗憾。只是,我们对自己出生、成长的这座城,又有多少了解呢?“你熟悉自己生长的城市吗?”  相似文献   
70.
邵俊峰  沈国明 《新高考》2007,(12):60-6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成功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