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教育   63230篇
科学研究   407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972篇
综合类   1519篇
文化理论   216篇
信息传播   3216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760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1540篇
  2020年   1745篇
  2019年   2319篇
  2018年   1200篇
  2017年   2340篇
  2016年   2834篇
  2015年   3663篇
  2014年   7273篇
  2013年   6823篇
  2012年   7084篇
  2011年   7645篇
  2010年   5978篇
  2009年   4543篇
  2008年   5729篇
  2007年   3788篇
  2006年   2030篇
  2005年   2189篇
  2004年   980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活动准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感悟标志设计的手法和特点,并为自己设计一个标志,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个性特点等方面蕴涵在标志中,并用简短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标志说明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点:①为标志拟一个标题。②对标志进行说明,如整个图案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代表什么;整幅图有何象征寓意;色彩运用有何含义等。③自撰一条格言,最好与标志内涵挂钩。  相似文献   
52.
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从引入概念到如何理解概念,以致准确的运用概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3.
关注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催生下的一道亮丽的课堂新景观。然而,面对生成,我们老师的认识程度和处理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对生成分热衷与宠幸,不加辨析,拿来即用,随意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有的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沿着原来的思路教学。这种热处理或冷处理,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本文失落或主体失衡,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主要讨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何跨越文化沟壑,文中谈到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其他新文化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6.
《海外求学》2004,(9):7-7
每年新学期开学前,都会发生中国学生前往留学国时,随身携带的外币现金超出了有关规定,在出关时遇到麻烦的事件  相似文献   
57.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贾振佳 《冰雪运动》2004,(1):62-63,79
运用实验比较法,在冰上速滑课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克服了冰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滑冰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较快地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冰上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头学生的提高带动中间学生,达到大面积提高冰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在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中,如何获得更多的进攻条件,创造得分的机会,由守转攻,防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盯人防守在是激烈对抗防守中尤为重要的技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59.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数学成绩的好坏,往往体现了这个人的聪明与否.人们不是常说:"学好数、理、化能走遍天下."  相似文献   
60.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迈入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王国,就犹如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珍珠之海。古人留下的许多诗词佳句,不仅饱含着深刻的思想,蕴藉着深邃的意境,论述精辟,富于哲理,而且文辞优美,描绘生动,情真意切,沁人肺腑,音调铿锵,语句凝炼,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等因素去获得审美的满足。后人也常常借用前人的诗词名句以表达自己的心态。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治学问题时,曾借用三首宋词的意境加以形象地表述。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