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29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621篇
教育   50636篇
科学研究   12735篇
各国文化   112篇
体育   2262篇
综合类   2482篇
文化理论   391篇
信息传播   6111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679篇
  2021年   787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1153篇
  2015年   2160篇
  2014年   5121篇
  2013年   3760篇
  2012年   4358篇
  2011年   5169篇
  2010年   4749篇
  2009年   4858篇
  2008年   5757篇
  2007年   4833篇
  2006年   3649篇
  2005年   3586篇
  2004年   3906篇
  2003年   4124篇
  2002年   3382篇
  2001年   2851篇
  2000年   2100篇
  1999年   953篇
  1998年   612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407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理念的接受、落实、内化和行为化。作为学校校长,应考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深入考察研究绵阳旅游业系统,发现它属于对称性高、有序度较低的近平衡态系统.为使绵阳旅游业系统成为耗散结构系统,提出了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由其充要条件设计了独树一帜的“绵阳城市生态文化景区“.  相似文献   
993.
网络教学结构与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教学结构是现行的两类教学结构。本文从创造力培养的角度分别对这两类教学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类教学结构对创造力培养各有优势和不足,且两者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并进而提出了应该建立这两类教学结构相整合的网络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994.
任何一个人要在自然与人类的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练就与天、与地、与人的适应、接纳和共同发展的本领。这种本领我称其为“能”。“能”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驾驭公务、获取成功的潜质。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了,表述教育的自身属性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以传播基础结构论为理论基础,以江西南昌市为例,试图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城市社区传播结构现状,并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个方面对城市社区传播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没有农民的富裕,全面建设小康是不可能的。文章结合陕西实际,从分析陕西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谈起,剖析了影响陕西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 ,而这正是国内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英语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对篇章结构的分析与解读而得到提高。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 ,结合精读课进行语篇分析 ,不断进行段落写作训练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8.
结合网络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介绍了Novell网教学环境的规划,分析了如何将规划中的一些要素以最优的方式组合起来,建立一个易操作又安全的教学网络。  相似文献   
999.
在“管理方格理论”的基础上,对“方格理论”方法作了合科逻辑的发展,提出“等级区域”的概念,评价了等级区域的性质,进一步提出应用“方格理论”方法进行组合优化的原则和方法,使“方格理论”方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陈建国 《职业技术》2006,(12):26-26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生源结构的变化,我院就高专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我们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中贯彻“理论够用,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为了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我对所承担的力学类理论课程进行了改革,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用《建筑力学》来代替,不再片面强调理论的严谨性、知识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而是重视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