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教育   536篇
科学研究   89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011年4月15日,由清华大学和浪潮集团共同研制的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正式启用,这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性能最高的计算平台,也是我国在地球系统模拟领域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同时双方就"地球系统模拟器"科学工程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地学领域的科研装备研制,这对于增强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利用达坂城气象站1981-2010年逐年气温、降水和大风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气温、降水及大风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3℃/10a,年1内气温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秋季增温明显,春夏季次之;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44mm/10a,气候变湿显著,降水年际变率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气温在1991年发生一次突变,变暖趋势显著,降水在1986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过程;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呈现波动下降过程,大风日数线性趋向率为-30.5d/10a,平均风速递减率为-0.76(m/s)/10a,春季大风发生频率最高,为33%,静风频率为10.32%;主导风向以偏西风(WNW)和东南风(SE)为主。  相似文献   
2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作为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文中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详细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  相似文献   
24.
低碳经济的名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但是,低碳经济的概念解读却众说纷纭。中国需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要对低碳经济有一个明确无误的界定。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解读,更凸显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容置疑,转型挑战的严峻性也必须得到充分认识。低碳途径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低碳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有经济理性。否则,低碳政策必然成本高,经济上不可行,政策必然多变,达不到预期效果,与低碳转型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5.
林新 《留学生》2011,(8):22-23
科幻电影《2012》的故事让我们深感忧虑.也让人类更加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妥善地解决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非常紧迫的难题。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冰冻圈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冰冻圈的低温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选择了具有独特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组分。冰冻圈微生物大多为冷适应微生物;其中,有许多新微生物类群,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和基因资源。嗜冷微生物是揭示生物冷适应机制的模式生物,其细胞及细胞组分在低温生物工艺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冰冻圈中也封存着一些古老的未知致病性微生物。冰冻圈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地球的升温正加速冰冻圈的退化和消融,冰冻圈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正在消失,且伴随着微生物的释放。这些微生物的释放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预知的威胁。因此,亟待开展冰冻圈微生物调查与研究,探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7.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8.
王元丰 《大学生》2013,(10):70-71
正我们课题组一直是从事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方面研究的。但从2007年开始,我们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以及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从一个较为技术、具体化,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向更为宏观、有些陌生的领域进军,我的学生们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但在论文选题、查找论文支撑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很有收获,大家的论文写作能力也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9.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凡是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命题。特别是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30.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时下英国政坛就有对亲兄弟,长得俊,本事也不小。这就是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和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爱德华·米利班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