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719篇
科学研究   76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钱邦伦 《钓鱼》2009,(13):28-30
每年的6—8月份,夏日炎炎,白天的日照强,气温一般在20℃以上,正是水稻拔节、抽穗开花的时期。鲢、鳙、草鱼、鲤鱼等鱼类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气温越热,索饵越活跃。因此,水稻花盛开的时候,是垂钓鲤鱼等个体较大的鱼类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72.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加人民网的访谈时,一位网友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一定别受误导,累到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网友说.听说院士喜欢打牌.输了还钻桌子,袁隆平说是的.晚上有空时经常打。  相似文献   
73.
转基因水稻     
《科技新时代》2005,(6):108-109
新闻简述:今年4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有关调查报告.宣称他们在湖北等地区发现了未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74.
《发明与创新》2004,(5):43-43
3月30日凌晨,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和他共同获奖的是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MontyJones)。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全永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30日凌晨2时许,该中心接到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打来的电话  相似文献   
75.
在以往运用三元能量处理小麦、油菜获得显著增产的基础上,将三元能量应用到水稻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产量提高率分别是2.77%、1.93%、7.38%,平均提高3.85%,进行方差分析后证实达到了显著性增产水平。结果率、秧苗素质等经济性状也有所改善,结论;以三元能量作用于水稻种子,可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76.
《发明与创新》2004,(7):21-21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超级杂交稻品种选育的“竞争”中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已成功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将有望扭转近年来中国水稻单产年年下滑的局面。4月17日,在海南省琼海举行的超级稻育种技术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出,我国在水稻高产理论和育种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初步揭示了水稻超高产的遗传和生理基础奥秘,至今共培育出9个超级水稻新品种,以及10多个超高产杂交稻品种。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介绍,超级稻新品种在过去5年的累计播种面积已超过1.12亿亩,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高的达到了30%。…  相似文献   
77.
李路  彭位勇 《内江科技》1995,16(2):37-39
本文研究了若干年后国内杂交水稻的科研、生产及市场消费等发展趋势,提出了开展杂交稻优质化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78.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与种业重构:对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对比中外农业生物技术对种子产业影响基础上指出,尽管中国在作物栽培研究上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价格管制、土地非流动性以及种业的完全垄断性等制度约束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导致中国的研究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造成中国种子产业大而不强,难以应对跨国种业并购压力。  相似文献   
79.
武汉大学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6-288
水稻促根、壮籽调节剂,转基因抗病毒西瓜品种的研制与推广,茶尺蠖双病毒复合杀虫剂,粮库粮虫智能监测系统,莲藕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