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4篇
教育   753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有人说,成熟是人的年龄达到一定阶段,身体形态和人体机能趋近完善的表现,是人的智力、情绪、社会适应性及心理达到的较佳的状态。其实,一个人成熟与否,并非决定于年龄的大小和社会阅历的程度,而是经过无数次人生历练后内在气质的流露。人们只有以坦诚、执著、自识了却人间的烦恼,看淡红尘的纷争,默默地自我踏实、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才能持不变心性,丰富自己的阅历,获得成熟的人生。  相似文献   
62.
楼靓靖 《大观周刊》2011,(46):53-53
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对2009年和2010年长安区的门诊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门诊统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门诊基金的大量沉淀,文章将对形成巨额沉淀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基金沉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3.
正梁衡先生用辛弃疾的词作串起了他的一生,但比起对他金戈铁马而又郁郁不得志的描写,我更欣赏最后一段对辛弃疾的评价。如果真要用什么来形容,那么他的一生仿佛是一壶苦茶:"积累"是叶片的堆积,"浇铸"是沸水的灌入,"升华"是腾腾的热气,"捶打"是在水深火热中的翻滚。只是,他不甘于沉淀,他挣扎着呐喊着,刀刻血写出那些振聋发聩的诗篇。这壶茶,入口苦涩,正如  相似文献   
64.
正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诗论》所体现的"以人为本"、以"情志"为基础说诗的阐释精神基本上被汉儒搁置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政治伦理意义的发掘。《毛诗序》说诗基本上忽略了诗人个体情志,而着意追求诗歌背后所负载的历史沉淀,以求施用于政治。又因二者同为解《诗》之作,前已论及二者思想上的渊源,那么由具体窥见一般,可看到《诗论》与《毛诗序》的不同。一、入《诗》之内与出《诗》之外——指向的不同《孔子诗论》论诗注重《诗》的思想内涵,也有对诗  相似文献   
65.
正题目(2001年天原杯复赛第27题)由某物质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 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 g 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原解由题意知R为Ba(OH)2.设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为x,生成NaOH的质量为y.  相似文献   
66.
正每年的高考,纵观整张考卷实验题处关键位置,承上启下的作用,实验题是高考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波动的最为明显的题型,笔者在和学生交流后发现平时的模考,学生对实验题总是心存畏惧,通常会在实验题上耗费很长的时间来思考,有时会因为一道题的卡壳导致整个化学考试心态不稳,全盘皆输.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必须注重实验复习.本文就该话题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际.一、针对考题,有的放矢步入高三,不研读高考,复习是失效的,纵观近几年的江苏  相似文献   
67.
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当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与预期效果不相符的情况.这里我归纳了一些在高中化学实验中遇到的异常实验现象,它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当实验出现异常现象或实验失败时,我们教师不应掩饰失败转而强调书本知识,教条地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充分利用这些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把它视为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现象进行思考,认真探究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8.
正当前,中学生道德缺失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担忧的一个问题,愈渐频繁和恶劣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为社会未来接班人的人文素质敲响了警钟。许多活跃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识之士纷纷转向厚重的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中寻求解决之道。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更加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实用性的新型政治课堂正在逐步确立。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渠道及新型的课堂模式,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政治课教学融合起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政治课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完美融合的策略1.内容上的"交相辉映"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珍贵文  相似文献   
69.
<正>人民音乐教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陶冶性格的熔炉。"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高兴时也会哼出悦耳的音乐;一个心烦意乱的人,听着音乐心情可以恢复平静;一个寂寞的人,听听音乐,心情会变得愉悦;这些都说明了音乐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0.
肖培东 《师道》2014,(7):4-6
走过6月,走过高考。高考那些事儿。经岁月发酵。注定要沉淀在我们的记忆里。人生,因此而跌宕,而丰富。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