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由疑生思,解放学生的脑和嘴,让他们敢于想象,乐于表达。同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潜心会文,虚心涵咏,多元解读,让学生充分发表新颖的见解,读出古诗新味,  相似文献   
22.
<正>在苏教版教材中,每一首古诗都配有一幅色彩鲜明、意趣横生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所对应的古诗一起构成了古诗教学的立体的资源。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插图在古诗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正>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我一千万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花儿一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一堂成功  相似文献   
24.
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以小说家名世,早期他以现代派的身份步入文坛,在《金大奶奶》、《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等作品里,不难看到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渐渐流露出现代与传统并存,兼收并蓄的特点,直至达到二者交融共生的境界。这在《游园惊梦》和《永远的尹雪艳》中表现明显。这一特色在作品技法上表现为象征、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白描,及传统审美理念的契合。  相似文献   
25.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近些年受到广大读者的特别瞩目,一方面的原因是其作品反映的题材是别的作家不曾触及或极少触及的,他的作品大多展现的是撤离到台湾的大陆人那种失根的无奈,表现出一种人世沧桑的苍凉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将中国传统文学的叙述方式与西方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完美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代表作《游园惊梦》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6.
梦见和爸爸妈妈一起游园,却在公路上走。我们攀登路边的岩壁。我抓住一块一块凸出的岩石,一点一点地往上爬。突然爸爸惊叫一声,掉下去了。我吓得醒来。早晨听见妈妈说,爸爸昨晚从床上掉到地上了。No.553:乐山市第五中学凌禹诗  相似文献   
27.
为真正实现"我的节日我做主快乐自主过六一",近年来,我园努力给孩子创设快乐宽松、发展支持的环境,在不同年龄段尝试开展了系列六一庆祝活动。其中,兼顾孩子兴趣、年龄特点和亲子共体验需要,注重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以及让每一个孩子自主安排、自由选择的"大手拉小手亲子游园"活动就是其中之一。10个活动室,5类游戏(手工制作类、社会情境模拟类、益智类、体育游戏、建构类),  相似文献   
28.
正我校于2010年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子课题的研究。实施研究以来,我们把诵经教育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课堂和生活课堂中,让学生在读经活动中开智明理,提高语文素养和品德修养。有一次听同事王老师解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名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急匆匆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嘭"地坐下,这名学生发出的响声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了。王老师立刻改变教学策略,他饱含深情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相似文献   
29.
窦桂梅 《福建教育》2007,(11):26-28
选入教材的诗词,都是经过证明或推敲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对待这些佳作,我们必须在尊重文本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深入解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适合用声音传达感情与精神,朗声诵读文本,及时进行文字训练,推敲其内涵,慢慢感悟,甚至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实现超越文本的解读,最后化做学生的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30.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以它匠心独运的结构方式,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春意盎然的美景,同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无论是诗的意境还是诗蕴含在其中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清新之感,因而经久不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但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颇多的争议。一、《游园不值》中的“值”作何解?可否解作“值得”?教科书上对“不值”的注释是: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对于单个字“值”并未作出解释。在《新编新华字典》中,对于单个“值”有几种解释,其中有“值得”和“遇到、逢着”这两个不同的义项。在这首古诗中,到底“值”该作“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