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524篇
科学研究   75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绍了V-1205粉煤给料罐的作用及泄压阀泄漏时所带来的后果,针对我公司粉煤给料罐泄压管线阀门磨损严重,造成的阀门内漏现象,采用增加过滤器保护措施,效果较好,减缓了泄压阀的磨损速度且避免了整套装置的停车,在同类问题上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发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在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建成了示范项目,经过一个采暖季运行取得良好效果。采暖成建筑能耗大头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均需要冬季采暖,但目前城市采暖仍以煤为主要燃料,全国每年采暖能耗达1.8亿吨标煤,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  相似文献   
103.
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火热程度而言,燃料电池汽车一直在低调中前行。实际上,近几年,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不远的将来,燃料电池汽车能否异军突起? 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动汽车的一种,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直接变成电能,不经过燃烧,其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同时,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最为理想的车辆。  相似文献   
104.
刘霞 《今日科苑》2011,(16):36-39
很多科学家认为,2020年将是技术"大爆炸"的一年,很多新兴技术届时将成熟并造福于人类。这包括首个完整的人造大脑已被构建出来;汽车能在天空飞行;阳光、生物燃料以及从月球采来的矿物质携手为城市供电;计算机将比人脑更"给力";万事万物都将成为触摸屏等。  相似文献   
105.
吕晓洋 《今日科苑》2011,(17):129-131
<正> 日本福岛的核事故之后,人们对于核电站产生空前的恐慌,其安全性遭到了普遍质疑。但是面对迄今为止效率最高、零排放能源的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不过庆幸的是,现在的两种新型核电站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人们的疑虑。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国内某生物质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燃料工况和设计燃料工况之间的对比计算和分析,总结了燃料含水量与发热量变化对锅炉及整个机组的运行工况的影响,明确了因燃料原因造成锅炉乃至机组不能长期连续稳定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I0006-I0006
美国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巴西圣保罗科研基金会今天在圣保罗举行记者会,宣布三方签署共同开发航空用生物燃料意向书。  相似文献   
10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I0002-I0002
英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细菌具有分解木头和其他植物中木质素的能力,这有助于利用树木枝干和农作物收获后剩下的茎秆来提炼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109.
正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三次转行。他始终坚信,因为国家有需要,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他就像是一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的人,从未停止过挑战的步伐。张存浩192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22岁的张存浩放弃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机会,毅然回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祖国。  相似文献   
110.
从闪电中索取燃料 氢气发电,只排出水蒸气和热量,没有有害废气,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清洁能源。然而,氢燃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这种清洁能源难以推广。现在,美国海德拉摩天大楼以一种了不起的方法破解了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