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6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亮点. 亮点一,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命题突出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必考部分的12道题分别考查了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电路、电场和磁场等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22.
木板和物块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板块模型,板块模型类试题是最经典、最基本的题型之一.该类型试题涉及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等静力学知识,还涉及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板块模型类试题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下面对板块模型类试题进分类剖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3.
牛顿的故事     
《金秋科苑》2011,(8):128-131,146
伊萨克·牛顿爵士,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  相似文献   
24.
徐宾 《考试周刊》2014,(36):132-133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运用科学物理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如质点、点电荷、轻质物体等。这些理想模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突出物理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清晰反映物理规律。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要素。本文由教学心得刍议轻质模型的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物理实验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所占比例约为13%,命题重点为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力学实验有6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学实验有5个(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相似文献   
26.
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中部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27.
等时圆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以其简洁的规律、深刻的原理、优美的结论让学生为之着迷。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已经有所涉及,但遗憾的是书中讨论的都是轨道光滑的情况。本文探讨了粗糙轨道情况下的一般规律,在限定条件下也能组成“等时圆”,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8.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料,但并不是所有教材都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重组与整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本文以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内容为基础,总结笔者对该部分内容二次开发的主要做法:①遵循发展规律,简单在前、复杂在后;②重置内容框架,重点前置、难点后移;③重视实验设计,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29.
<正>在中学教学中发现,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临界问题时,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很模糊,感觉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类问题,于是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这道屏障,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本文就高一阶段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几种题型进行分析,希望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有所裨益。一、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在高中物理中存在着大量而广泛的临界问题。所谓临界问题是指物体在短时间内由一种物理状态变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