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那些种类多的令人惊讶的微生物,悄悄地生活在过去被认为环境严苛且绝对无法生存的地底深处——此处高温、高压、没有光线、没有氧气。  相似文献   
82.
自然沼泽湿地生物量与CH4、N2O排放量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估算是环境变化研究热点,其中对其估算方法是研究内容之一。2003年,在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采用收割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小叶章、毛果和漂筏地上生物量及CH4、N2O排放量。通过对地上植物生物量与CH4、N2O排放量数据分析表明,在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前,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长季不同植被群落生物量与CH4、N2O排放累积量呈现强的线性相关。可用Y=b1X+b0函数表示,R2都在0.89以上。  相似文献   
83.
pH值对云芝菌丝体生物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索提高云芝菌丝体中SOD活性的方法,作者研究了培养基pH值对云芝菌丝体生长及产SO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时云芝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即5.8449g;pH值为6.5时,单位质量云芝菌丝的SOD活性及单位体积发酵液中SOD总性力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8.945U/gDW和13.592kU/L,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获取最大SOD及菌丝体产量的最适培养基pH值为6.5。  相似文献   
84.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据此,求解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只须按能量流动效率进行相应的“放大”(已知高营养级的生物量,求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或“缩小”(已知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求高营养级的生物量)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中碳的可利用性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表土和根层土中的可利用性碳显著限制微生物呼吸作用.在所有的培养土壤中,起始时微生物呼吸速率较高,随之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的变化所致.土壤中有机质低于 1 0 %时,可以明显影响碳的可利用指数 ;大于 1 0 %以后就几乎没有影响了.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碳的可利用指数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结果表明: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和地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的关系要比与树高的关系更加密切;地径和树高与地下粗根生物量的相关性和其它器官相比较最大。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索适合在辽西地区退化刺槐林内推广的改造方式,特选择了几种方式开展了改造效果研究.以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分布、生物多样性等作为主要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层0—80 cm内退化刺槐林土壤含水量最高,超过80 cm萌蘖更新刺槐林内的土壤含水量逐渐超过退化刺槐林;各处理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中,各处理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重新营建的蒙古栎林、油松林内生物多样性比萌蘖更新刺槐林及退化刺槐林差,萌蘖更新刺槐林内乔木类型更加丰富.建议在退化的刺槐林内推广自然萌蘖更新的改造模式,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8.
本文比较分析了滇池两种水葫芦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根长、叶柄长、叶片长和叶片宽以及根冠比等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紫根水葫芦的各个部分的干重都比普通水葫芦低,其中全株、叶柄、叶片干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的干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生物量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水葫芦叶柄/全株和叶/全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全株、叶柄/根、叶/根、叶柄/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诱变育种措施显著地改变了水葫芦的生物量分配,较大的根系生物量分配应该是紫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9.
阐述了目前在国际上常采用设立所谓“破坏性样地”的方法来进行测定森林生物量,介绍了具体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