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从管理角度上看,德国的新闻制度和中国有很大差别;从职业角度看,德国媒体人的专业精神值得学习;从运营角度看,德国传统媒体正面临广告下滑、经营普遍亏损的状况;从媒介融合角度看,德国传统媒体也在积极探索,但尚未找到应对新兴媒体冲击的良策。  相似文献   
72.
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们是"社会多种角色的扮演者",在其参与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超越自身身份的言行和职责,从而发生角色"越位"的事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媒体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发掘核心的有价值的新闻,这就要求记者群体在扮演自我角色的同时还要回归到记者职业本身,让角色更好地回归记者职业本身。  相似文献   
73.
张园 《今传媒》2014,(6):25
正主持人语:在当今以网络传播为主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也更加便捷。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普通大众的意愿得到即时表达,这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网络话语权与舆论监督权,同时为政府搭建了网络外宣平台和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新媒体的"双面性"特质,一方面带给民众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另一方面网络话语权释放导致不良信息或假新闻的迅速扩散。鉴于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和隐忧的种种表现,加强网络媒体的法治建设则势在必行。本期"传媒与法"栏目精选的文章主要  相似文献   
74.
石静 《编辑之友》2011,(12):85-87
何谓表达权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依法保障上述"四权"。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次提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这四权中,知情权是实现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5.
这是一个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日益彰显的时代,媒体记者作为担当这一重任的关键角色,不可或缺地出现在新闻现场,义不容辞地冲锋在第一线,否则就是失职,就是缺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还远未能适应这一  相似文献   
76.
记者受伤害案件的频繁发生说明了舆论监督之难,说明了缺乏媒介素养的社会公众对记者舆论监督权力的漠视,说明了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本文试从以上三方面找到突破舆论监督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尼爱玲  李勇 《视听界》2006,(3):89-90
县级广播电视台开展舆论监督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一些“父母官”报喜不报忧,直接干预较多;地方关系网盘根错结,阻力大,说情者多;新闻单位领导怕惹麻烦、“捅娄子”,主张“息事宁人”;记者有所顾忌,抹不开情面,不愿意行使舆论监督权。2004年,我台在舆论监督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新闻节目全年播出舆论监督方面的稿件200余条,占全年播出稿量的近10%。舆论监督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多个层面。舆论监督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怎样才能开展好舆论监督呢?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与人为善,治病救人2004年8月份,…  相似文献   
78.
79.
检察权的定位不应脱离我国现行的宪政体制和国家权力架构,检察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权,应赋予检察权特定的含义,并把检察权进行这样一种定位,它集公诉权、职务犯罪侦查权、法律监督权三位一体,是混合性的独立的国家权力。三项权能性质不同,内涵各异,共同构建了我国完善的独具特色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80.
王文  小明 《新闻前哨》2003,(12):55-56
就社会功能和作用而言,舆论监督不仅是对社会上各种落后、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评,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途径。它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等方式一道,共同构成民主法制社会完整的监督体系。实施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